自兩個中立國——北歐國家芬蘭和瑞典正式申請加入北約已有半個月時間,北約冷戰(zhàn)后第六次“擴員”的進展以及俄羅斯如何應對一直都是國際熱點。無論是俄羅斯領導人的“出奇冷靜”、北約高層和美德等成員國的“熱烈歡迎”,還是土耳其一再強調(diào)“反對瑞芬入約的立場不變”,這兩個國家申請“入約”都是一個重要的轉(zhuǎn)折點。芬蘭、瑞典與奧地利等為數(shù)不多的國家是受到國際承認的“永久中立國”。從1814年至今,瑞典已保持200多年的軍事不結(jié)盟歷史;芬蘭在二戰(zhàn)后與蘇聯(lián)簽訂《友好合作互助條約》,保持中立國地位也有70多年。盡管芬蘭、瑞典早與北約有合作,但兩國民眾還是習慣把“中立國地位”看成是“善的力量”,兩國還年年位居“幸福指數(shù)最高的國家”之列,國際社會傳統(tǒng)上也把它們看成是“橋梁搭建者”。人們不禁要問:“如果中立國不再中立,‘幸福國家’不再淡定、‘善的力量’逐漸減少、‘溝通橋梁’被切斷,這個世界會變成什么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