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有很多別稱,如杜康、歡伯、杯中物、金波、秬鬯、白墮等,甚至早在新石器晚期,人們還沒有完全掌握農(nóng)耕技術(shù),就已經(jīng)學會釀酒了,而且達到了“酒不離餐”的程度。那么今天我們就來探究一下既然古代的糧食產(chǎn)量很低,為什么還會拿出一部分來釀酒? 根據(jù)《管子·輕重甲》的記載可知:“一農(nóng)之事,終歲耕百畝,百畝之收,不過二十鐘?!睋Q算下來,也就是說畝產(chǎn)0.2鐘,一鐘等于十釜,而一釜則等于一石,因此0.2鐘也不過是畝產(chǎn)2石罷了。那么既然古代的糧食產(chǎn)量很低,為什么還會拿出一部分來釀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