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歷由來
我國始有歷法大約在四千多年以前。根據甲骨文中的一頁甲骨歷, 臺歷
證明殷代的歷法已具有相當的水平,這一頁甲骨。歷是全人類古老的歷書實物,這頁甲骨歷也就叫日歷。唐詩:“山中無歷日,寒盡不知年。”“歷日”可能是早的臺歷。唐時,史官按日裁紙,裝訂成冊,每月一本。每頁上寫有月份和日期,留有空白,供近侍太監(jiān)記載皇帝的言行,這就是“歷日”?!皻v日”月終先交皇帝審閱,然后由史官存檔,供編《國史》用。因它有記時論事功能,文武百官競相仿效。 但真正的日歷產生,大約在一千一百多年前的唐順宗永貞元年,皇宮中就已經使用皇歷。初一頁,記載國家、宮廷大事和皇帝的言行?;蕷v分為十二冊,每冊的頁數和每月的天數一樣,每一頁都注明了天數和日期。發(fā)展到后來,就把月日、于支、節(jié)令等內容事先寫在上面,下部空白處留待記事,和現在的“臺歷”相似。那時,服侍皇帝的太監(jiān)在日歷空白處記下皇帝的言行,到了月終,皇帝審查證明無誤后,送交史官存檔,這在當時叫日歷,這些日.歷以后就作為史官編寫《國史》的依據。 后來,朝廷大臣們紛紛仿效,編制自家使用的日歷。
聯(lián)系:林振俊
地址:杭州市杭海路1109號
郵箱:lzjanswer2@
掛歷的產生
那是在古羅馬時代,當時社會上有一種專門從事放債業(yè)務的人,按月 掛歷
去向債戶收取利息。為方便起見,他們將何月何日某人該還的債和該付的息都記在一個本子上。因為這種本子是以月為單位,按日期排列,附有記事欄,其記事方法簡便明了,漸漸地被其他行業(yè)所借鑒。 香港英商太古洋行第二任華人買辦莫藻泉上任后,興建了一家糖廠。1884年他推出一種類似海報廣告式的“月份牌”,用以宣傳太古糖廠的產品。莫藻泉特意聘請設計師關蕙農設計畫面,內容多為花卉、吉祥人物、福、祿、壽、喜、中國古代天官賜福、迎春接福及仕女圖等。凡購買太古糖者,贈送“月份牌”一幀。后來,許多廠商競相印制免費贈送“月份牌”,并不斷改進形式。隨著歲月的流逝,“討債本”和“月份牌”逐漸演變成為當今的掛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