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桌子。古代桌亦寫做“卓”。也有作“槕”的,但今都謂“桌”。桌子的早期形象可見唐代敦煌壁畫85窟屠房中的方桌,僅方形木板下置四根方形柱腿。我國桌子究竟始于何時,至今說法不一,未見定論。
從木,從卓省,卓省亦聲。桌字本作“卓”。卓有高而直立之義。后來人們又根據(jù)“棹”是木制的特點另制“桌”字。俗又作“棹”。本義:高挺的幾案) 供人憑倚和支承物體的家具。又稱臺。幾、案也屬桌類。早在4000年前古埃及就有木桌。公元 1世紀古羅馬出現(xiàn)大理石和青銅制的桌。在中國戰(zhàn)國時就有幾和案,如1978年湖北隨縣出土了戰(zhàn)國漆案和漆幾。其中漆案造型端莊穩(wěn)重,案腿呈柵狀,主柱雕成禽形,外表漆繪花紋圖案;漆幾為板狀幾腿,榫卯結構油漆黑地朱紋。隋、唐時期出現(xiàn)了高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