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世紀晚期,歐洲各國開始輸入一種美麗的中國壁紙,這是“水彩畫”般的繪畫壁紙,它的出現(xiàn)不僅風靡歐洲,而且從此改變了歐洲壁紙以黑白為主的基調(diào),定向彩色的時代。中國壁紙的流行一直延續(xù)到19世紀
十六世紀起,西方商人與傳教士陸續(xù)進入中國,有人注意到了中國用紙糊墻或糊窗欞,扇的做法并在文字提到過,包括杜赫德神父,建筑師錢伯斯以及英使馬嘎爾尼等人,但沒有證據(jù)表明中國糊墻白紙與歐洲正在興起的壁紙之間存在聯(lián)系。從歐洲發(fā)現(xiàn)的早期壁紙殘片看,其圖案純粹是歐洲風格,并不存在東方影響。因此,用紙糊墻的做法在中國和歐洲應該是獨立起源的,且做法各不相同,談不上誰影響誰,問題在于,為什么從十七世紀晚期起,中國的手繪壁紙開始大量的輸入歐洲,這一貿(mào)易興起的契機是什么呢?一種常見的說法是,西方商人將作為禮物收到或在市場上購買的中國繪畫,因為不知如何裝裱,就拿回去就直接貼到墻上,從而開始向中國直接進口紙畫,當作壁紙。如錢存訓推測,中國輸入歐洲的壁紙是中國畫軸的變形,“中國人以山水,人物,花鳥等不同題材的繪畫卷軸懸掛墻壁作為裝飾,由來已久。也許傳教士帶回歐洲的就是這種畫軸,“歐洲人初期也是將圖畫裝框,掛在墻上,作為裝飾后來則將直接裱糊在墻上,代替了掛在墻壁上的昂貴毛織品?!标惾鹆忠舱J為壁紙來源紙本繪畫,這些紙畫“未加中國繪畫傳統(tǒng)的裝裱,沒有邊框和軸頭,可能是為了成本低廉和運輸方便,因為作品是卷起來裝箱船運出口的”“這些紙畫被西方人買回家中,卻往往不知道如何懸掛,于是直接貼到墻上.”英國學者Lesley Hoskins在《紙糊的墻-壁紙的歷史,藝術與技術》中認為認為,壁紙貿(mào)易的起源不甚清楚,因為中國人自己并不使用這種精美的繪畫壁紙。中國人通常用個白紙裱糊窗欞,但在廣州與澳門一帶,特別是在節(jié)慶場合,人們也在墻上貼繪畫的花紙??赡苁菤W洲商人的欣賞,促使中國人開始生產(chǎn)手繪壁紙。Lesley Hoskins所說的,或許是中國民間在年節(jié)時張貼在墻上的年畫吧。Craig Clunas主編的《中國外銷藝術與設計品》在談到這項貿(mào)易時推測:“中國的手繪壁紙有兩個不同的來源:一是用素紙覆蓋墻面的習慣性做法,二是裝飾畫的傳統(tǒng)。這使得中國有可能制作一些較大的紙上繪畫。既可作為廳堂的懸掛,也可以張掛在屏風上?!惫P者覺得,手繪壁紙的興起,可能與屏風畫也有一些內(nèi)的聯(lián)系。
從17世紀起,中國的絲綢,瓷器,漆家具以及屏風等源源不斷地輸往歐洲。其中的屏風,從現(xiàn)有的資料看,有精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