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除爆破是一門跨學科的工程技術,它需要對爆炸力學、材料力學、結構力學和斷裂力學等工程學科有深入了解,在設計施工中要同時考慮各學科的特點,拆除爆破必須要達到五項基本技術要素:
一是控制用量。拆除爆破一般在城市復雜環(huán)境中進行,釋放的多余能量往往會對周圍環(huán)境造成有害影響。因此,拆除爆破盡可能少用,將其能量集中于結構失穩(wěn),而充分利用剪切和擠壓沖擊力,使建(構)筑結構解體。
二是控制爆破界限。拆除爆破必須視具體工程要求進行設計與施工,例如對于需要部分保留、部分拆除的建筑物,則需要嚴格控制爆破的邊界,既要達到拆除目的,同時義要確保被保留部分不受影響。
三是控制倒塌方向。拆除爆破一般環(huán)境比較復雜,周圍空間有限,特別是對于高層建(構)筑物,如煙囪、水塔等,往往只能有一個方向的奪地可供傾倒。這就要求定向非常準確,因為發(fā)生側(cè)偏或反向都將造成嚴重事故,因此準確定向是拆除爆破成功的前提。
四是控制堆渣范圍。隨著拆除建(構)筑物越來越高,體量越來越大,爆體后碎渣的堆積范圍遠大于建(構)筑物原先的占地面積,另外,高層建筑爆破后,重力作用下的擠壓沖擊力很大,其觸地后的碎渣具有很大的能量,爆體后渣堆超出允許范圍,將導致周邊被保護的建(構)筑物、設施的嚴重破壞。
五是有害效應控制。上述關鍵技術要素,并非每一項拆除爆破都會碰到。要依據(jù)爆破的對象、環(huán)境、外部條件和保護要求逐一針對性地解決,但爆破本身對環(huán)境產(chǎn)生的影響,也稱為“爆破的負效應”,即爆破產(chǎn)生的振動、飛石、噪聲、沖擊波和粉塵,以及建(構)筑物解體時的觸地振動,卻是每一個工程都會遇到的,必須加以嚴格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