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面處理
在進行防水處理之前,一定先找平地面。地面向地漏方向找坡,用水泥砂漿或豆石混凝土均可,但表面要平整。門口附近坡度小,地漏附近坡度大,根據(jù)具體情況掌握。如果地面不平對防水的效果可能會有影響,也可能造成因防水涂料薄厚不均而導致的開裂滲漏。
2、墻面處理
墻面處理上要做大約300mm高的防水涂料,以防積水滲透墻面返潮。如果衛(wèi)生間有淋浴房應將防水做1800mm,如果有浴缸,與浴缸相鄰的墻面防水
3、管線根部加強防水
地漏,墻角,管跟等接縫處要使用高彈性的柔性防水涂刷,因為衛(wèi)生間的墻與地面之間的接縫處會移位容易滲水。管根部分用密封膏封嚴,水泥抹平滑護腳后,刷防水涂料時貼玻璃絲布加強層1~2層。地漏附近采取同樣措施。
4、聚氨酯防水涂膜厚度
聚氨酯防水涂膜總厚度要求1.5毫米以上,不能靠遍數(shù)決定。管根、墻角加強層處先刷,常溫4h表干后,再大面積涂刷、涂刮,不得有漏刮,鼓泡現(xiàn)象,大面積涂刷24h固化后涂刷下一層。
5、防水實驗一定要做。在衛(wèi)生間施工完畢后,將衛(wèi)生間的所有下水堵住,并在門口砌一道25厘米高的“坎”,然后在衛(wèi)生間中灌入20厘米高的水。24小時后,再檢查四周墻面和地面有無滲漏現(xiàn)象。這種24小時的防水實驗,是保證衛(wèi)生間防水工程質(zhì)量的關鍵。
誤區(qū)避免
1、施工時盡量避免地面走管。不得不從地面走管時,必須在走管之前做一次防水,在水泥砂漿抹完后再做一遍防水。
2、盡量避免在墻面打眼。對于一些毛巾桿等五金件,在墻面打眼的厚度不能超過2厘米,否則容易破壞墻面的防水層。必須在墻壁上開槽改動管道時,應在槽的內(nèi)壁上仔細涂刷防水材料,避免日后冷凝水滲出墻壁。
3、不要隨意改動管道設計,否則容易引發(fā)日后的漏水。一是不要長距離移動供水管線。管線越長,發(fā)生故障的幾率越大。二是不要隨意改動馬桶的位置,否則極易為日后的滲漏留下隱患。
4、衛(wèi)生間的陰角要做一至兩層增強聚酯布接縫處理,防止防水層開裂漏水。另外,管道連接處可以用輕體磚來砌包立管,并且立管的陰角處同樣要鋪貼無紡布防止?jié)B水。
5、為避免墻角縫隙漏水,應嚴格講究鋪貼衛(wèi)生間墻磚和地磚的順序。應該先鋪墻磚,在靠近地面的地方留下后一排先不鋪貼,當防水和地磚全部鋪裝好,頂?shù)綁γ嬷螅黉伜檬O碌膲Υu。
6、墻角和管道根部的防水都不要做成平面的,而要做出一個弧度來。此外,地漏和瓷磚之間的縫隙、地漏和管道的銜接、馬桶的法蘭等細節(jié)部位都要做好處理。
7、衛(wèi)生間的防水應做成盆狀而不是簸箕狀,不僅可以排走地磚表面的水,還能將滲漏到樓房結構中的水導入地漏。
8、注意保持下水通暢。衛(wèi)生間中所有的下水管道,包括地漏、衛(wèi)生潔具的下水管等,都要保持通暢。管道并非越粗下水越暢。在單位時間內(nèi)水流量不變的前提下,管道加粗下水壓力就會變小,水的流速變慢,污垢就不容易沖洗干凈,長期下來極易造成管道的堵塞。
9、不同材質(zhì)的管道不能連接使用。兩段由不同化學材質(zhì)制成的管道,即使在熱熔之后用外力將其擠壓在一起,等凝固之后,還是會有縫隙存在,終引起滲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