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盤的性能對系統(tǒng)整體性能有至關重要的影響。
尺寸:筆記本電腦所使用的硬盤一般是2.5英寸,而臺式機為3.5英寸,筆記本電腦硬盤是筆記本電腦中為數(shù)不多的通用部件之一,基本上所有筆記本電腦硬盤都是可以通用的。
厚度:但是筆記本電腦硬盤有個臺式機硬盤沒有的參數(shù),就是厚度,標準的筆記本電腦硬盤有9.5,12.5,17.5mm三種厚度。9.5mm的硬盤是為超輕超薄機型設計的,12.5mm的硬盤主要用于厚度較大光軟互換和全內(nèi)置機型,至于17.5mm的硬盤是以前單碟容量較小時的產(chǎn)物,已經(jīng)基本沒有機型采用了。
轉數(shù):筆記本電腦硬盤由于采用的是2.5英寸盤片,即使轉速相同時,外圈的線速度也無法和3.5英寸盤片的臺式機硬盤相比,筆記本電腦硬盤現(xiàn)在是筆記本電腦性能提高的瓶頸。主流臺式機的硬盤轉速為7200rPm,但是筆記本硬盤轉速仍以5400轉為主。
接口類型:筆記本電腦硬盤一般采用3種形式和主板相連:用硬盤針腳直接和主板上的插座連接,用特殊的硬盤線和主板相連,或者采用轉接口和主板上的插座連接。不管采用哪種方式,效果都是一樣的,只是取決于廠家的設計。
筆記本電腦容量及采用技術:由于應用程序越來越龐大,硬盤容量也有愈來愈高的趨勢,對于筆記本電腦的硬盤來說,不但要求其容量大,還要求其體積小。為解決這個矛盾,筆記本電腦的硬盤普遍采用了磁阻磁頭(MR)技術或擴展磁阻磁頭(MRX)技術,MR磁頭以的密度記錄數(shù)據(jù),從而增加了磁盤容量、提高數(shù)據(jù)吞吐率,同時還能減少磁頭數(shù)目和磁盤空間,提高磁盤的可靠性和抗干擾、震動性能。它還采用了諸如增強型自適應電池壽命擴展器、PRML數(shù)字通道、新型平滑磁頭加載/卸載等高新技術。
鋰電池是當前筆記本電腦的標準電池。它們不但重量輕,而且使用壽命長。鋰電池不存在記憶效應,可以隨時充電,并且在過度充電的情況下也不會過熱。此外,它們比筆記本電腦上使用的其他電池都薄,因此是超薄型筆記本的理想選擇。鋰離子電池的充電次數(shù)在950-1200次之間。
許多配備了鋰離子電池的筆記本電腦宣稱有5小時的電池續(xù)航時間,但是這個時間與電腦使用方式有密切關系。硬盤驅動器、其他磁盤驅動器和 LCD 顯示器都會消耗大量電池電量。甚至通過無線連接瀏覽互聯(lián)網(wǎng)也會消耗一些電池電量。許多筆記本電腦型號安裝了電源管理軟件,以延長電池使用時間或者在電量較低時節(jié)省電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