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連柄長15-30厘米;小葉4-8對,膜質或紙質,披針形或近卵形,兩側稍不對稱,長2.5-6厘米,寬1.2-2厘米,頂端漸尖,基部楔形,邊緣有銳利鋸齒,頂生小葉通常3深裂,腹面深綠色,無毛或中脈上有疏毛,背面鮮綠色,嫩時被絨毛和成束的星狀毛;側脈纖細,兩面略凸起。
文冠果抗逆性強,具有耐寒、耐旱、耐貧瘠等特性,但人工栽植存在著品種差異大、結實不穩(wěn)定等現(xiàn)象,因而產量低,效益差。該技術在總結近來生產實踐的基礎上,將文冠果造林分為油料林和生態(tài)林進行經(jīng)營管理,作用地發(fā)揮文冠果的生態(tài)效益和經(jīng)濟效益。
造林地選擇:選擇土層深厚、土壤肥沃、地勢平坦、排水良好、灌溉方便、土壤呈中性或微堿性、相對集中連片的地塊。
整地:造林前-年雨、秋季整地,深度在25厘米-30厘米,土壤結凍前灌凍水保墑,為翌年春栽做準備。
栽植時間:一般采用春季造林,時間在4月上旬至5月上旬進行。
栽植密度:選用一級苗栽植,適當密植,株行距2 米×2米,每666.7㎡167株; 株行距2米×3 米,每666.7㎡111株;株行距2米×4米,每666.7㎡84株;兩行-帶可采用2米×2米×5米,每666.7㎡95株;2米×2米×6 米,每666.7㎡84株。
整形修剪:按喬狀樹體進行整形,可培養(yǎng)成小冠疏層形、自然開心形、單主干高干形或多主干高干形等樹形。栽植當年定干,高度為50厘米-60厘米。定干剪口下10厘米-20厘米內按不同方位選留3個-4個萌芽枝培養(yǎng)主枝,其余全部去除。栽植當年若主干抽條,則選留根部萌孽的2個-3個健壯枝條培養(yǎng),來年定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