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鑄模具表面處理技術的作用
一般一套優(yōu)質的鋅合金壓鑄模具,都需要經過嚴謹、合理的表面技術處理,為什么壓鑄模具表面還需要表面處理呢?這樣的處理對壓鑄模具起到什么作用呢?
壓鑄模具是對于鋅合金壓鑄生產非常重要,鋅合金壓鑄件能否做好,開設一套優(yōu)質的壓鑄模具會便捷許多,那么嚴謹、合理的壓鑄模具表面處理技術對壓鑄模具有什么作用呢?其實一套優(yōu)質的壓鑄模具經表面技術處理后可以延長壓鑄模具的使用壽命,同時也能提高壓鑄模具的性能。
我們現在對于壓鑄模具表面技術處理分為三大類:
1.傳統(tǒng)熱處理工藝改進技術;
2.表面改性技術,如表面激光處理技術;
3.涂鍍技術。
壓鑄模具經過這三大表面技術處理后,對后期鋅合金壓鑄生產過程中會避免很多問題的發(fā)生,同時壓鑄模具的外觀也非常美觀,壓鑄出來的鋅合金壓鑄件品質、性能、結構也能有所提高,所以壓鑄模具表面技術處理對鋅合金壓鑄生產是非常有必要的。
壓鑄模具是由定模和動模兩個主要部分組成的。
1、定模固定在壓鑄機壓室一方的定模模座上,是金屬液壓入壓鑄模具型腔的一側,也包含部分壓鑄模具型腔,定模上有直澆道直接與壓鑄機的壓室或噴嘴相連接;
2、動模固定在壓鑄機的動模模座上,隨動模模座移動與定模分開、合攏,對于需要設抽芯機構的模具,抽芯和鑄件頂出機構通常也設在動模內。
壓鑄模具的基本結構:動模座板、墊塊、動模支承板、動模套板、抽芯限位擋塊、抽芯滑塊、抽芯斜銷、楔緊塊、定模套板、定模座板、側抽型芯、—定模鑲塊、型腔、內澆道、橫澆道、澆口套、直澆道、導柱、導套、動模鑲塊、推桿、復位桿、推桿固定板、推板、擋釘、推板導柱、推板導套。
壓鑄模具為什么會失效呢?
一、熱疲勞龜裂損壞失效
壓鑄生產時,模具反復受激冷激熱的作用,成型表面與其內部產生變形,相互牽扯而出現反復循環(huán)的熱應力,導致組織結構二損傷和喪失韌性,引發(fā)微裂紋的出現,并繼續(xù)擴展,一旦裂紋擴大,還有熔融的金屬液擠入,加上反復的機械應力都使裂紋加速擴展。為此,一方面壓鑄起始時模具必須充分預熱。另外,在壓鑄生產過程中模具必須保持在一定的工作溫度范圍中,以免出現早期龜裂失效。
二、碎裂失效
在壓射力的作用下,模具會在薄弱處萌生裂紋,尤其是模具成型面上的劃線痕跡或電加工痕跡未被打磨光,或是成型的清角處均會先出現細微裂紋,當晶界存在脆性相或晶粒粗大時,即容易斷裂。而脆性斷裂時裂紋的擴展很快,這對模具的碎裂失效是很危險的因素。為此,一方面凡模具面上的劃痕、電加工痕跡等必須打磨光,即使它在澆注系統(tǒng)部位,也必須打光。
三、溶蝕失效
常用的壓鑄合金有鋅合金、鋁合金、鎂合金等金屬,但有少量純鋁壓鑄的,Zn、Al、Mg是較活潑的金屬元素,它們與模具材料有較好的親和力,特別是Al易粘模。當模具硬度較高時,則抗蝕性較好,而成型表面若有軟點,則對抗蝕性不利。
塑膠制品模具在加工時,如何減少缺陷?
1、合理使用冷卻潤滑液,發(fā)揮冷卻、洗滌、潤滑的三大作用,保持冷卻潤滑清潔,從而控制磨削熱在允許范圍內,以防止工件熱變形。改善磨削時的冷卻條件,如采用浸油砂輪或內冷卻砂輪等措施。將切削液引入砂輪的中心,切削液可直接進入磨削區(qū),發(fā)揮有效的冷卻作用,防止工件表面。
2、將熱處理后的淬火應力降低到限度,因為淬火應力、網狀碳化組織在磨削力的作用下,組織產生相變極易使工件產生裂紋。對于高精度模具為了消除磨削的殘余應力,在磨削后應進行低溫時效處理以提高韌性。
3、消除磨削應力也可將模具在260~315℃鹽浴中浸1.5min,然后在30℃油中冷卻,這樣硬度可下降1HRC,殘留應力降低40%~65%。
4、對于尺寸公差在0.01mm以內的精密模具的精密磨削要注意環(huán)境溫度的影響,要求恒溫磨削。由計算可知,300mm長的鋼件,溫差3℃時,材料有10.8μm左右的變化,(10.8=1.2×3×3,每100mm變形量1.2μm/℃),各精加工工序都需充分考慮這一因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