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鑄模具設計過程
1、按照產品使用的材料類別、產品的形狀和精度等各項指標對該產品進行工藝分析,訂出工藝。
2、確定產品在模具型腔中擺放的位置,進行分型面、排溢系統(tǒng)和澆注系統(tǒng)的分析和設計。
3、對各個活動的型芯拼裝方式和固定方式進行設計。
4、抽芯距和力的設計。
5、頂出機構的設計。
6、確定壓鑄機,對模架和冷卻系統(tǒng)設計。
7、核對模具和壓鑄機的相關尺寸,繪制模具及各個部件的工藝圖。
8、設計完成 。
國內壓鑄模具現(xiàn)狀
我國壓鑄模具行業(yè)發(fā)展迅速,總產量增長明顯,國產壓鑄模具總產量僅次于美國,已經躍居世界第二位,成為名符其實的壓鑄大國。能有如此成就主要源于我國憑借著得天獨厚的廣闊市場以及相對低廉的資源與勞動力優(yōu)勢,已非常明顯的性價比在國際壓鑄件貿易市場中占據著較大優(yōu)勢,根據形勢來看,未來我國壓鑄行業(yè)發(fā)展前景十分廣闊。
雖然我國的壓鑄模具在“十一五”期間有了重大的突破。但是其國際知名度排位仍然靠后,產量也日益攀升但是大多數(shù)壓鑄模具僅供于國內的需求。由于技術的制約使得質量難以突破,同時國內的一些大型需求企業(yè)也頻頻向國外的壓鑄模具企業(yè)伸出橄欖枝,嚴重的貿易逆差使得國內壓鑄企業(yè)舉步維艱。
電鍍之前如何處理鋅合金壓鑄件?
首先是去除鋅合金零件表面粗糙翻轉、分型線、飛邊等表面缺陷,然后采用布輪拋光,使零件機械完成,光潔亮麗。當拋光布輪的表面部分時,使用1千到1400轉的轉速。拋光時,需要采用平均力路徑,以避免對零件表面層的損傷。拋光時,拋光輪的直徑和轉速不應過大,周向速度不應超過2150 rpm。較小或笨重的部件適用于1100到1600 rpm的較低轉速。對于鋅合金壓鑄件要輕輕拋光,不能用暴力,先用黃色拋光膏粗拋光,然后用白色拋光膏拋光。
鋅合金壓鑄后的研磨、拋光、大部分表面油漬、拋光膏等必須進行預清洗。預清洗可以用機械溶劑或化學藥劑去除.前去油后必須在武安的零配件上進行拋光,防止拋光膏長期粘在上面很難清除。
鋅合金壓鑄機預脫油后,必須用電化學除油,除油時應盡量使用溫度較低、堿度小于10的堿性溶液;盡量不要用陽極電解來消除油污,以免在溶解后與氧氣反應或腐蝕后引起鋅合金表面材料的腐蝕。
壓鑄件模具表面是怎么處理的?
壓鑄模具的熱工作力是使模具穩(wěn)定的基本條件。對于模具來說,下列特性會產生較大的影響。
壓鑄模具生產的精度:如果在熱壓過程中,外加外力會使壓鑄模在今后的生產中變形,進而降低壓鑄模的精度,嚴重的時間也會產生報廢的風險。
壓鑄模具電阻:在加工過程中操作不正確或者設備不穩(wěn)定的,造成壓鑄電阻不符合規(guī)定。
壓鑄模具工作時間:在工作過程中,由于許多結構不符合要求,導致壓鑄模的韌性和耐磨性嚴重下降,終使用時間可能很短。
由于熱工工藝與壓鑄模具質量有一定的相關性,所以在今天的生產過程中,它們相輔相成,共同進步。20世紀80年代以來,世界上的壓鑄技術是表面處理和材料硬化。壓鑄模除了具有堅韌的性能外,表面功能也起著重要的作用。其基本特點是:耐腐蝕、耐摩擦等。要想提高壓鑄模具的基本性能,僅靠材料是不夠的,它并不便宜,但經過表面的技術操作,它可以發(fā)揮很好的作用,這也是壓鑄模具表面處理技術迅速改進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