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擊樂培訓一般以爵士鼓培訓、電子鼓、非洲鼓、小軍鼓、基礎樂理等課程為主,并組建電聲樂隊、少兒打擊樂團等團隊建設。
敲敲打打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本能,心跳則是上天賦予人類的節(jié)奏,親近音樂其實沒有想象中那么難,打擊樂培訓符合人類的天性本能,且素材豐富多元,生活中隨處可得,能激發(fā)孩子的學習熱情與創(chuàng)意,讓孩子感受「處處是樂器,時時有音樂」的美妙。
忌用負能量語言打擊孩子的自信心,你的責備語言。埋怨語言就像一顆顆釘子,射向孩子幼小的心靈,會給他留下灰暗的陰影;不能責備孩子,要耐心幫助孩子,使用溫和的語言,而不要生硬的命令他,看到一點點進步就要多鼓勵,所以父母要控制自己的情緒,身為師范,家長是孩子學習的樣子,尊重孩子、鼓勵孩子,這是正確的陪練心態(tài)。
13歲以后至成人是學習、接受快的人群。當然少兒學習架子鼓慢并不主要是由于其理解能力差,重要的是孩子沒有自制力不能很好的完成課下的練習。對孩子的架子鼓培訓更多的應該以引導其興趣為目的,這也是很重要的,所以從專業(yè)進度上來說就顯得沒有成人那么快。成人年齡越大其自控能力就越強,能很快的吸收學習內容并自主練習,在不斷的練習過程當中其四肢的協調能力也會越來越好,所以在年齡上不是制約學鼓的重要因素。
這樣根據外形起名的習慣也延伸到了架子鼓的各個部件,它們的英文名和中文名都相距甚遠甚至都沒有聯系。架子鼓爵士鼓英文名稱為“Drum kit”或“Drum set”也就是鼓組:Snare (軍鼓);Bass Drum(底鼓)因為它擺在下的位置,所以中國人習慣稱之為底鼓;Hi-Hat(踩镲)因為可以用腳來演奏的兩張镲片,所以叫踩镲;Tom-Tom(嗵鼓或者桶鼓);Crash (吊镲)因為看起來是吊在架子上的镲片,所以稱之為吊镲 ;Ride(叮叮镲)因為敲擊其镲帽會發(fā)出“叮叮”的聲音,所以取名為叮叮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