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痢病:雛山雞1月齡前易發(fā)生此病。
癥狀:病雛衰弱怕冷,相互擁擠堆于熱源周圍,怕光、閉眼垂翅、精神不振,飼料減少、飲水量增加,墊料很潮濕,排便次數增多。糞便特征是拉灰白色粘液,帶有泡沫樣的稀便,并糊滿肛門周圍羽毛。解剖直腸,內壁有血絲及石灰樣塊,部分有腐爛現象。
:按雛雞公斤體重計算用藥,痢特靈每次每公斤7.5毫克、氯霉素每次每公斤50毫克,同時加入適量的VBCO、VC均勻混合于2小時內食完的飼料中,2次,連喂5天,停3天,再喂3天。注意:痢特靈、氯霉素均難溶于水,加入水中會沉淀,雛雞攝入后易導致痢特靈中毒。
有效的方法是種蛋須來自于凈化后的種禽場,而且對當天收集的種蛋及入孵前和出雛前要進行,這就要求購種者須到管理嚴格、技術力量過硬的規(guī)模大種禽生產場家去購買,才能確保養(yǎng)殖效益。同時打掃雛雞舍,保持清潔,墊料干爽,及時分群,減少密度也很重要。在育雛期間,水中添加0.1%的土霉素,也有一定的效果。
雛雞中期4周齡左右,箱內溫度應控制在30~25℃,在這階段,雛雞飼食量開始增大,應保證供足飼料與水,但依然要箱養(yǎng),不可散放尋食,并開始在飼料中添加切碎了的蔥蒜之類,以保證火雞有鈦元素的吸收。如添加切碎了的蔬菜葉,不宜喂得太多,以防拉稀,仍以不變質的小雞飼料為主,菜為輔。
出殼苗進入育苗室的這件事非常重要,抓好飲水后就是開食了,這是養(yǎng)雞苗的關鍵。在育苗過程中,小野雞應特別小心,仔細觀察,仔細照顧,又不會飲水的還需要人工調教。方法是:抓住小雞,將其嘴巴浸入水壺中浸泡幾次。幾次之后,它就知道怎么喝水。當野雞開始吃東西時,有必要將飼料撒在預先包好的報紙上,然后讓它自由進食。如果有不會進食的小雞,應人工輔助。
保育室的溫度也非常重要,溫度和濕度應提前調整。前一周小雞的溫度保持在36度,將濕度保持在約65%,然后保持室內溫度。之后每周都下降兩度。逐漸讓小雞幼苗適應室外溫度即使是脫溫,在育苗過程中,溫度也不能太低,否則野雞幼苗怕冷,就會扎在一起病死,溫度也不能太高了,否則雞會去水瓶里洗澡,如果羽毛潮濕,它們就不會干。這樣就很容易生病,感冒,導致死亡,所以溫度和濕度必須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