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繡歷史悠久,早可上溯到三星堆文明,東晉以來與蜀錦并稱“蜀中瑰寶”。蜀繡以軟緞、彩絲為主要原料,針法包括12大類122種。具有針法嚴謹、針腳平齊、變化豐富、形象生動、富有立體感等特點。 [5]
2012年12月03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準對“蜀繡”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
蜀繡繡法靈活,適應力強。一般繡品都采用綢、緞、絹、紗、縐作為面料,并根據繡物的需要,制作程序、配色、用線各不相同。蜀繡常用暈針來表現(xiàn)繡物的質感,體現(xiàn)繡物的光、色、形,把繡 物繡得惟妙惟肖。如鯉魚的靈動、金絲猴的敏捷、人物的秀美、山川的壯麗、花鳥的多姿、熊貓的憨態(tài)等。它還采用“線條繡”,在潔白的軟緞面料上運用暈、紗、滾、藏、切等技法,以針代筆,以線作墨,繡出來的花紋線條流暢、色調柔和。不僅增添了筆墨的濕潤感,還具有光潔透明的質感。
原料質量要求
1. 絲線質量要求:桑蠶絲線用傳統(tǒng)工藝染色,以本地菜子油固色,再根據圖案的不同需要把一根絲線劈成1/2、1/4、1/8、1/16乃至更細。繡線質量應符合相關產品標準規(guī)定。
2. 底料質量要求:優(yōu)質真絲軟緞、軟質白畫布、蜀錦等,能滿足刺繡和裝裱的相關性能要求,并符合國家質量技術要求。
采用蜀繡傳統(tǒng)122種針法。分繡點和線條的針法、繡平面的針法、摻色和色的針法、車擰針類、覆蓋針類、纏繞針類、釘線類、施針類、拴針、補繡類、錦紋針類的針法等十二大類針法。
1. 繡點和線條類:以很細的線跡形成點子,常用于點綴花蕊等紋樣的繡法。
2. 繡平面類:以鋪針、蓋針、參針、暈針等針法來繡平面的繡法。
3. 摻色和色類:是指在一個顏色的繡面里摻入另一個顏色以形成顏色過渡的繡法。
4. 車擰針類:是一種利用“旋”、“轉”運針的方法來表達圓、曲線、曲面等彎曲形態(tài)的針法。
5. 覆蓋針類:用于繡人物臉、手等表現(xiàn)皮膚的暈色的繡法。
6. 纏繞針類:是一種針線相繞、結環(huán)成繡的繡法。
7. 釘線類:是指使用較粗的繡線在布面上盤出圖案,再另外用細線使用短平針將其垂直固定的繡法。
8. 施針類:是指施加于其他針法之上的針法,是裝飾畫繡中常用的針法。
9. 鱗甲繡法類:是繡鱗、羽類的針法。
10. 拴針類:是用來固結繡線的針法。
11. 補繡類:是把已繡好的繡片縫綴在底布上的一種繡法。
12. 錦紋針類:是指模仿織錦的紋樣和紗線肌理來表現(xiàn)花型的一種繡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