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宜溫度
蒼蠅的活動受溫度影響很大。它在4~7℃時僅能爬行, 10~15℃時可以飛翔,20℃以上才能攝食、交配、產(chǎn)卵,30~35℃時尤其活躍,35~40 ℃因過熱而停止活動,45 ~47 ℃時致死。
飛行技術(shù)
蒼蠅善于飛翔。飛行速度可達每小時6~8 千米,每晝夜飛行8~18 千米。但平常多在孳生地半徑100 ~200 米范圍內(nèi)活動,大都不超過1~2 千米。
體扁平,黑褐色,通常中等大小。頭小,能活動。觸角長絲狀,復(fù)眼發(fā)達。翅平,前翅為革質(zhì)后翅為膜質(zhì),前后翅基本等大,覆蓋于腹部背面;有的種類無翅。不善飛,能疾走。不完全變態(tài)。產(chǎn)卵于卵鞘內(nèi)。約有6000種(一說2250多種),主要分布在熱帶、亞熱帶地區(qū)。生活在野外或室內(nèi)。
不同的傳播機制引起的傳染病,的效果有所不同。腸胃道傳染病,病原體隨排泄物或嘔吐物排出體外,污染范圍較為局限,如能及時正常地進行,切斷傳播途徑,中斷傳播的效果較好。呼吸道傳染病,病原體隨呼吸、咳嗽、噴嚏而排出,再通過飛沫和塵埃而播散,污染范圍不確切,進行較為困難。須同時采取空間隔離,才能中斷傳染。蟲媒傳染病則采取殺蟲滅鼠等方法。
預(yù)防性
是指未發(fā)現(xiàn)傳染源情況下,對可能被病原體污染的物品、場所和人體進行措施。如公共場所,運輸工具,飲水及餐具,飯前便后洗手均屬之。醫(yī)院中手術(shù)室,免疫受損嚴重的病人,如骨髓移植病人預(yù)防性隔離及措施亦為預(yù)防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