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炬樹,(學名:Rhus Typhina),為雙子葉植物綱、無患子目、漆樹科、鹽膚木屬落葉小喬木。奇數(shù)羽狀復葉互生,長圓形至披針形。直立圓錐花序頂生,果穗鮮紅色。果扁球形,有紅色刺毛,緊密聚生成火炬狀。果實9月成熟后經(jīng)久不落,而且秋后樹葉會變紅,十分壯觀。原產(chǎn)歐美,常在開闊的沙土或礫質(zhì)土上生長。
火炬樹為漆樹科,鹽膚木屬,落葉小喬木。高達12m。柄下芽。小枝密生灰色茸毛。奇數(shù)羽狀復葉,小葉19~23(11~31),長橢圓狀至披針形,長5~13cm,緣有鋸齒,先端長漸尖,基部圓形或?qū)捫ㄐ危厦嫔罹G色,下面蒼白色,兩面有茸毛,老時脫落,葉軸無翅。
圓錐花序頂生、密生茸毛,花淡綠色,雌花花柱有紅色刺毛。核果深紅色,密生絨毛,花柱宿存、密集成火炬形?;ㄆ?~7月,果期8~9月。
正由于其的繁殖能力,火炬樹具有許多入侵物種的特性。例如適應能力強,根蘗繁殖,常成片分布,成熟早,結(jié)實量大等,已被研究者列為美國和加拿大南部地區(qū)的雜草之一。 [3] 火炬樹有非常強的侵占力 ,一旦離開原產(chǎn)地,就會因為失去天敵的控制而瘋長,危及引種地的自然生態(tài)系統(tǒng),導致生態(tài)失衡。通過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在火炬樹成片生長的地方,大量物種均受到排擠。長此以往是非常危險的。
火炬樹根部萌芽能力強,自然繁殖能力快,造林成活率高,在人為破壞及森林火災后仍能以頑強的生命力而重獲新生。同時具有的耐寒、耐旱和耐鹽堿能力,對周圍環(huán)境具有極強的適應性,是一種良好的護坡、防火、固堤及封灘、固沙保土的先鋒造林樹種。
由于火炬樹用途多,適應性廣,并具有很好的觀賞價值,早為各國引種栽培,廣泛應用于人工林營建、退化土地恢復和景觀建設。主要用于荒山綠化兼作鹽堿荒地風景林樹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