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法
1.機械一般應(yīng)用肥皂刷洗,流水沖凈,可消除手上絕大部分甚至全部,使用多層口罩可防止病原體自呼吸道排出或侵入。應(yīng)用通風(fēng)裝置過濾器可使手術(shù)室、實驗室及隔離病室的空氣,保護無菌狀態(tài)。
2.熱力包括火燒、煮沸、流動蒸氣、高熱蒸氣、干熱等。能使病原體蛋白凝固變性,失去正常代謝機能。
病原體的種類
不同傳染病病原體各有特點,對不同方法的耐受性不同。如芽胞對各種措施的耐受力強,必須用力強的劑、熱力或輻射處理,才能取得較好效果。故一般將其作為難的代表。其他如結(jié)核桿菌對熱力敏感,而對一般劑的耐受力卻比其他為強。孢子對紫外線抵抗力很強,但較易被電離輻射所殺滅。腸道病毒對過氧乙酸的耐受力與繁殖體相近,但季胺鹽類對之無效。肉毒桿菌素易為堿破壞,但對酸耐受力強。至于其他繁殖體和病毒、螺旋體、支原體、衣原體、立克次體對一般處理耐受力均差。常見方法一般均能取得較好效果。
疫源地
是指有傳染源(病者或病原攜帶者)存在的地區(qū),進行,以免病原體外傳。疫源地又分為隨時和終末二種。隨時是指及時殺滅并消除由污染源排出的病原微生物而進行的隨時的工作。
終末是指傳染源住院隔離,痊愈或死亡后,對其原居地點進行的徹底,以期將傳染病所遺留的病原微生物徹底消滅。在醫(yī)院中傳染源停止隔離出院后,對物品及病房的亦為終末。
防腐是指防止或抑制微生物生長繁殖的方法。用于防腐的化學(xué)叫做防腐劑。無菌 不含活菌的意思,是的結(jié)果。防止微生物進入機體或物體的操作技術(shù)稱為無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