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和廣泛新增的變化的內容表明從以質量保證體系為基礎的QS9000轉到能取得ISO/TS16949:2002注冊的質量管理體系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與QS9000在細節(jié)上大約有80處的不同。比如:對內審的要求得到極大的加強,強制要求進行制造過程審核,要使用特定的檢查清單并對內審核員資格提出了要求。
認證機構是第三方質量體系評價機構。要使供方質量體系認證能有公正性和可信性,認證必須由與被認證單位(供方)在經濟上沒有利害關系,行政上沒有隸屬關系的第三方機構來承擔。而這個機構除必須擁有經驗豐富、訓練有素的人員、符合要求的資源和程序外,還必須以其優(yōu)良的認證實踐來贏得政府的支持和社會的信任,具有性和公正性。
ISO9001認證用于證實組織具有提供滿足顧客要求和適用法規(guī)要求的產品的能力,目的在于增進顧客滿意。隨著商品經濟的不斷擴大和日益國際化,為提高產品的信譽、減少重復檢驗、削弱和消除貿易技術壁壘、維護生產者、經銷者、用戶和消費者各方權益,這個認證方不受產銷雙方經濟利益支配,公證、科學。
ISO/TS16949:2002由IATF在ISO/TC 176的質量管理和質量保證技術委員會的支持下制定的。第三版ISO/TS16949取消并替代了第二版,是根據ISO9001:2008進行了技術修訂的。由于ISO/TS16949:2009已包含了ISO9001:2008的所有內容,所以獲得ISO/TS16949:2009的認證,也標志著符合ISO9001:2008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