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板與CPU關系密切,每一次CPU的重大升級,必然導致主板的換代。主板是計算機硬件系統(tǒng)的核心,也是主機箱內面積的一塊印刷電路板。主板的主要功能是傳輸各種電子信號,部分芯片也負責初步處理一些外圍數據。
計算機主機中的各個部件都是通過主板來連接的,計算機在正常運行時對系統(tǒng)內存、存儲設備和其他I/O設備的操控都必須通過主板來完成。計算機性能是否能夠充分發(fā)揮,硬件功能是否足夠,以及硬件兼容性如何等,都取決于主板的設計。主板的優(yōu)劣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一臺計算機的整體性能、使用年限以及功能擴展能力。
在傳統(tǒng)的芯片組構成中,一直沿用南橋芯片與北橋芯片搭配的方式,在主板上可以發(fā)現它們的具體位置。一般地,我們在主板上,可以在CPU插槽附近找到一個散熱器,下面的就是北橋芯片。南橋芯片一般離CPU較遠,常裸露在PCⅠ插槽旁邊,塊頭比較大;北橋芯片是系統(tǒng)控制芯片,主要負責CPU、內存、顯卡三者之間的數據交換,在與南橋芯片組成的芯片組中起主導作用,掌控一些高速設備,如CPU、 Host bus等。
主板診斷主要是利用主板中的基本輸入輸出系統(tǒng),自動完成電腦主板故障的自檢程序,同時還能夠將自動故障檢測的結果以代碼的形式顯示出來。主板故障維修人員使用主板診斷卡的方式進行故障檢測,能夠有效簡化維修的步驟,節(jié)省大量的檢修時間,但是由于故障以代碼的形式呈現,所以需要維修人員具有較高的專業(yè)素養(yǎng),準確判斷主板故障的原因與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