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央空調空調內機到位:施工隊伍入場一步就是起吊空調內機。
2.制冷劑空調銅管的安裝:安裝完空調內機就可以安裝制冷劑空調銅管,它是中央空調安裝全過程中關鍵的一個階段。
3.充氮保壓:電焊焊接進行后務必對空調銅管開展穩(wěn)定性測試,往銅管內充入一定工作壓力的N2開展保壓,一般穩(wěn)定性測試時間為24鐘頭。
4.凝結水管的安裝:凝結水管從空調內機接出后至戶外或防臭地漏,少維持>1%的傾斜度。品質較高的安裝則是以空調室內機接出后,就近原則落地式,會與別的凝結水管一起接出戶外或防臭地漏。
5.安裝室外機:保證室外機散熱風扇通風口務必在50厘米內外機后側15厘米以內無遮無擋物,全部落地式務必安裝避震塊,確保室外機運行一切正常。
6.真空包裝:室外機安裝結束后在填充制冷劑前必須對空調風管開展真空包裝,把管中的氣體抽出來,維持管中干躁、無水份,不然氣體和水就會與制冷劑混和造成冰晶,比較嚴重的會導致機器設備毀壞。
7.填充制冷劑:所述工作中進行后,則能夠打開制冷劑閥,釋放出來外出機身內置的制冷劑,啟動檢測并檢驗工作壓力,適度開展填補,直到調節(jié)進行,做到理想化工作態(tài)度后就可以。
8.中央空調出風口測量安裝:一般 送風口會與檢修口安裝在一起,風口尺寸務必與空調內機送風口符合,不可以出現移位狀況,那樣才能夠提高回排風量,并確保有充足的檢修室內空間。
一句話點評,市場占有率第1,不服不行,但是市占第1的東西未必較好。當初大金技術含量高,噪音小是他們的賣點,但價格也是偏高的,當年大金靠著VRV系統(tǒng)打開了中國多聯(lián)機市場,但現在市場做大了,推出了一些雜七雜八的機型,美其名曰:迎合市場,說穿了就是做一些低本,技術落后的產品借著大金的名號賣高價,賺取暴利。比如低價推出了許多套餐機,系列之多眼花繚亂,客戶很容易就被繞暈,里面混雜著多管制機器和閹割版機器,但憑借大金的金字招牌依然賣得很火。但是往往兩三年用下來,低檔機終究不能成大器,諸如故障率高,制熱效果不佳頻發(fā)。大金壓縮機為高壓外殼,運轉電機始終處于高溫97度環(huán)境中,易疲勞壽命短故障率高。但是要說的是,大金也有拳頭產品,VRV-X在商用空調依然是首屈一指但近幾年受到了東芝SMMS-i系列強有力的挑戰(zhàn)。
基本上來說從產品技術含量以及參數來講,東芝的應該是較好的,不論從能效比,噪音值等各方面來講都是較好的,但是價格較高。目前市面上東芝有原裝進口和國產組裝兩種,它的多聯(lián)機系列應該都是原裝進口的。其雙轉子壓縮機是東芝的專利技術,并且發(fā)揮到了,其優(yōu)點是30%-70%負荷時,效率,而中央空調即使考慮到了超配率,在日常中也極少滿負荷運行,因此東芝的能效比是空調中較高的,超過了渦旋式壓縮機。順便提一下,渦旋式在滿負荷時效率高于雙轉子,因此商用中稍稍占優(yōu)。另外東芝單臺外機中往往配置2-3個變頻壓縮模塊,輪流運行,因此壽命長,故障率低,但是成本高,導致價格貴,相比較大金就比較討巧,或用單模塊,或用定頻模塊+變頻模塊,也能起到變頻效果,成本小廉。簡單來說,東芝是典型的日本貨,用料足,做工考究,不計成本,認為是好的技術全部用上,價格較貴。而大金這些年在中國摸爬滾打,學到了中國人的小聰明。
一個天津商用中央空調廠家可以沒有足夠高的知名度,也可以沒有足夠高的占有率,但對自己的品牌和產品不能沒有一個清晰的定位。天津商用中央空調廠家必須通過定位的差異化,來找到自己生存和發(fā)展的空間。
沒有任何一款天津商用中央空調能夠滿足所有的消費者,你要定位為中低端,就必須要放棄高端,魚和熊掌是不可能兼得的,同理,你要定位了高端,就必須要放棄中低端,只有給品牌產品做好定位,才能找到自己的優(yōu)勢所在,從而集中精力,搶占屬于自己的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