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廢舊硬質合金在上述溫度下處理后,經粗碎再球磨12h左右,即可得粒度小于80μm的WC+Co合金粉,可直接將其用于制造與之相同牌號的硬質合金。
實踐證明用本工藝回收粉末所制成的產品和傳統(tǒng)合金粉所制成的產品質量基本相同。至于高溫處理的條件,國內學者的試驗結果表明,以2000℃保溫2h為宜。
研究表明,在選擇性酸溶過程中,當表層的鈷溶出后,其內層鈷的溶出過程屬內擴散控制,即過程的速率取決于物質在部分鈷溶出后形成的孔隙中的擴散速率,孔隙越大則鈷溶出得越快,而孔隙的大小一方面取決于合金中的含鈷量,同時也取決于原始合金的晶粒度,晶粒越細則在鈷含量相同的情況下孔隙越小,越不利于鈷的溶出。含鈷量越高,則鈷溶出后形成的孔隙越大。因此選擇性酸溶法一般宜于處理含鈷量較高(如YG15等)、晶粒度比較大的廢合金。
小廢合金的粒度(如酸溶前進行預粉碎)、加快兩相之間的相對運動速度、處理粉狀料時加強攪拌或在研磨設備中進行、處理塊狀料時用脈沖法使液相不斷運動等,都將有利于提高鈷的溶出率。
一般用磷酸溶液進行選擇性溶出時,WC的回收率可達98%,Co的回收率達92.4%,每噸合金電耗約為2000kW·h。
空氣(或氧氣)氧化法的實質是利用空氣或氧氣在高溫下將廢舊硬質合金或廢鎢基合金氧化,有關組分如WC、TaC、Co等均轉化成相應的氧化物或進而轉化為鎢酸鹽。若處理原料的成分屬于特定牌號的合金(如YG類硬質合金或高密度鎢基合金)的廢料,則利用氧化料的易磨特性磨細后再還原或進一步碳化,直接得到合金粉返回制備相應的合金。當處理的原料為多種廢合金的混雜物,則氧化料作為鎢、鈷冶金的原料制備APT和鉆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