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駝原是安第斯地區(qū)家養(yǎng)的駱駝科動物,包括大羊駝和小羊駝兩種。小羊駝生活在高緯度地區(qū),不能負擔(dān)托運。其毛質(zhì)優(yōu)良,是莫切毛織物的重要原料,也是山地間重要貿(mào)易物品。大羊駝初是一種高原動物,后來在秘魯北部海岸繁殖。它是當?shù)伛W重的動物,經(jīng)常用于高地和海岸間的貿(mào)易以及從高山到亞馬遜河流域的旅途中。還作為祭品或死后的貢品,經(jīng)常被供奉在莫切重要人物的人物葬禮中。
五百年來,在秘魯給羊駝剪毛都必須舉行一種神圣而獨特的儀式。首先,當?shù)氐挠〉诎踩耸治詹噬穆槔K,圍成人墻,追趕在成千上萬的羊駝后面,終將它們趕到用金屬欄桿圍成的圈里。圈中央是一座石制祭臺。祭師選出一對羊駝,把它們的耳朵割下,將其鮮血涂抹于臉頰,并喝下血酒,咀嚼古柯葉,通過這種儀式來祈求羊駝世代繁衍生息。禮畢后才開始剪羊毛,傳說印加人要保留剪下的綹羊毛。在秘魯?shù)呐伺量ɡ桌貐^(qū)剪羊毛活動從安第斯冬至一直持續(xù)到六月。
羊駝原產(chǎn)于亞馬遜河上游海拔3000米-6500米的安第斯山脈的秘魯中部,這里氣候嚴酷,夜間溫度低于0°C,白天達到16°C。年降水量為400-700毫米。 在這個半干旱的地區(qū),草叢盛行,曾廣泛分布于南美大陸。從熱帶海岸到高寒山地,凡是有人的地方就有羊駝。特別惡劣的自然環(huán)境和無處藏身的野外條件培育了羊駝極強的適應(yīng)性能與耐粗飼性能,一般生活在-18℃到22℃的氣溫環(huán)境中,它們以高山棘刺植物為食。
羊駝一般每年只能剪一次毛,剪時不要弄臟羊駝毛。剪毛之前,要保持羊駝至少4小時待在沒有任何臟物的圈里不吃不喝。防止三類污染:一是天然的污染,二是外界污染,三是日常照料時弄臟的污染。
天然污染主要是指白色羊駝身上有色毛,因為這些毛不能染成淺色紡織品。枯黃色的毛是長久積累下的羊毛脂和汗腺分泌物形成的,糞便和尿處污染也屬于自然形成,細心的照料和喂食習(xí)慣可以盡量避免這些問題。
外界污染主要是由羊駝的生活環(huán)境造成的,包括牧草等多個方面的因素:帶刺的草、草種、刺果、草稈、小樹枝、樹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