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ISO9001認證審核的實踐中,經常發(fā)現(xiàn)有許多客戶能自我發(fā)現(xiàn)一些問題,如內審、考核、檢查、退換貨、投訴等,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但這些措施有許多是走過場的,就事論事,僅僅糾正了不合格。事后,經常有重復發(fā)生的實例。如注塑件的表面油污問題。ISO9001標準第8.5.2條款,對糾正措施提出了明確的要求。發(fā)現(xiàn)了問題,不但要改進,而且還要有效地改進。投入了資源想解決問題,就應該把它解決地徹底一些。要有效地解決問題,在于消除產生問題的原因。
我們需要去解決的那些問題,通常是對組織是有影響的,當然,這里面有個影響大小的問題。由于分析和解決問題的原因,通常需要時間,所以,組織應該先采取有力措施,先控制或消除不合格產品/服務本身。這叫“糾正”。
組織應該為采取糾正措施設立一個目標(處理到什么程度),有時間表。標準要求記錄糾正措施的展開、跟蹤、結果和驗收。對糾正措施的管理應該形成文件制度。組織還要考慮采取措施的經濟效益,不應該投入一百萬去解決一個損害只有十塊錢的問題。問題的重復發(fā)生是有概率的,如果能正確預估,那是再好不過了。
由于組織原有的體系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我們在采取有力的措施時,要考慮這些措施會不會影響到原有的體系,防止出現(xiàn)意想不到的問題。百分之百的解決問題,只是一種理想狀態(tài)。企業(yè)在發(fā)展過程中,問題是解決不完的。就像我們的身體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