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的能達到5公斤以上,人稱龍蝦虎。體呈粗圓筒狀,背腹稍平扁,頭胸甲發(fā)達,堅厚多棘,前緣中央有一對強大的眼上棘,具封閉的鰓室。腹部較短而粗,后部向腹面卷曲,尾扇寬短。龍蝦有堅硬、分節(jié)的外骨骼。
龍蝦耐低氧能力較強,在水體缺氧的環(huán)境下它可以爬上岸進行鰓呼吸以維持生存。水質(zhì)的pH值在5.8~9范圍內(nèi),溶氧低于1.5mg/L時仍能正常生存,正常生長要求溶解氧在3ml/L以上。
裝運時,先將水裝入容器內(nèi),再把龍蝦輕輕地沿著容器壁放入,放養(yǎng)密度要適量。10升容積的木桶或帆布袋可盛水4~5升,放龍蝦6~8千克。
在運輸水中加放水葫蘆,以助于龍蝦抱著水草,減少下沉缺氧而死亡。運輸途中,如發(fā)現(xiàn)龍蝦在水中不停亂竄,有時浮在水面發(fā)呆,不斷呼出小氣泡,表明容器中的水質(zhì)已變壞,應(yīng)立即更換新水。
采用尼龍袋充氧運輸龍蝦的具體方法是:先將龍蝦放人0℃ 的水中,經(jīng)10—15分鐘,龍蝦被涼水擊昏后,再將其裝入尼龍袋中,每袋裝8~10千克,同時裝入8—10千克清水,使水淹沒蝦體,并立即充氧封口。若是夏季運輸,袋上面要放冰塊,確保袋內(nèi)水溫保持在10℃左右(接近冬眠水溫),以減少蝦的活動量。待到達目的地后,把龍蝦放入清水池中,一般48小時后,運輸?shù)凝埼r會慢慢地蘇醒過來。
籮筐(或竹籃)運輸便于堆架,運輸量大,每筐可裝運龍蝦50一80千克,運程可達48小時,成活率接近90%,適合長短途運輸。
籮筐運輸具體方法是:先將龍蝦沖洗干凈,同時用水草鋪在筐底部,隨后把龍蝦輕輕地倒人籮筐,并加上蓋蓋好,蓋的上面放水草。運輸途中,每隔3~4時,用清水淋一次,確保蝦體具有一定的濕潤性。如遇高溫季節(jié),蓋上除放水草外,同時還要放冰塊,減少龍蝦活動量,提高運輸成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