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現(xiàn)場的電纜線路
1.電纜線路應采用穿管埋地或沿墻、電桿架空敷設,嚴禁沿地面明設。
2.電纜在室外直接埋地敷設的深度應不小于0.6m,并應在電纜上下各均勻鋪設不小于50mm厚的細砂,然后覆蓋磚等硬質保護層。
3.橡皮電纜沿墻或電桿敷設時應用絕緣子固定,嚴禁使用金屬裸線作綁扎。固定點間的距離應保證橡皮電纜能承受自重所帶的荷重。橡皮電纜的弧垂距地不得小于2.5m。
4.電纜的接頭應牢固可靠,絕緣包扎后的接頭不能降低原來的絕緣強度,并不得承受張力。
5.在有高層建筑的施工現(xiàn)場,,臨時電纜必須采用埋地引入。電纜垂直敷設的位置應充分利用在建工程的豎井、垂直孔洞等,同時應靠近負荷中心,固定點每樓層不得少于一處。電纜水平敷設沿墻固定,弧垂距地不得小于18m。
分析電纜銅導體防氧化的控制方法
金屬銅原子序數(shù)為29,密度是8.92g/cm3,熔點1083.4℃,具有良好的導熱和導電性能,但在潮濕的空氣中金屬銅表面與氧氣發(fā)生化學反應,生成Cu2(OH)2CO3,即銅綠,通常電纜生產廠中銅氧化多顯示表面發(fā)黑,正是這種電纜銅導體表面氧化現(xiàn)象的存在,困擾著眾多電纜企業(yè)。
我們在日常生產觀察與大量資料調研中發(fā)現(xiàn),通過優(yōu)質銅桿選擇、有效控制拉絲工藝及乳化液濃度和溫度、鈍化處理銅導體絞合或束絞銅絲表面、后續(xù)工序優(yōu)化處理等手段,會有效控制電纜銅導體的質量、防止其氧化,會極大的提高工作效率,減少返工頻次,從而達到降低成本和提高內在產品質量的有益效果。本文中將以廣東珠江電線電纜生產為例,從銅桿抵達生產廠、儲存、拉絲、絞合、內芯存放到絕緣擠出,對每個步驟有效控制措施進行分析。
防火(Flameproof)電線電纜為具有防火性能電線電纜的總稱,通常分為阻燃電線電纜和耐火電線電纜兩類。從防火和消防救生出發(fā),對電線電纜防火性能的要求越來越多,例如:
阻燃(Flameretardancy)--阻滯、延緩火焰沿著電線電纜的蔓延,使火災不擴大。
耐火(Fireresistance)--在火焰燃燒情況下能保持一定時間的運行,即保持線路的完整性(Circuitintegrity)。
無鹵(Freehalogen)--構成電線電纜的材料不含鹵素,其燃燒產物的腐蝕性較低。
低鹵(Lowhalogen)--構成電線電纜的材料中可含有鹵素,但含量較低。
低煙(Lowsmoke)--電線電纜燃燒時產生的煙塵較少,即透光率較高。
低毒(LOWtoxicity)--電線電纜材料燃燒時產生的氣體毒性較低。
我國阻燃和耐火電線電纜的研究開發(fā)始于1982年。經過5年時間,即1987年,許多電纜廠家已投入生產并為用戶所認同。針對當時對燃燒特性的命名和型號比較混亂的情況,筆者提出以燃燒試驗方法相對應的電線電纜燃燒特性,對防火電線電纜進行分類,用漢語拼音的首位字母定型作為相應普通電線電纜型號的前綴。其中阻燃電線電纜類的型號ZR和耐火電線電纜類的型號NH已沿用至今。
隨著防火電線電纜在開發(fā)研究中所取得的許多新進展,原有型號已不敷使用。加之投產廠家越來越多,在制訂企業(yè)標準時,對有關型號各取所需,又造成新的混亂。突出的表現(xiàn)是,電線電纜的燃燒特性相同,但名稱和型號卻不同。業(yè)內及用戶強烈要求改變這個狀況,希望對型號予以統(tǒng)一。為此,本文提出防火電線電纜型號的編制方法,供日后編制企業(yè)標準或行業(yè)標準參考。
1.需要三相四線制配電的電纜線路必須采用五芯電纜且必須包含淡藍、黃綠芯線且嚴禁混用;
2.電纜宜埋地或架空,嚴禁沿地面明設,埋地深度不應小于0.7米;
3.在建工程內電纜必須采用埋地引入,嚴禁穿越腳手架引入,應充分利用在建工程的豎井垂直孔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