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建筑測量培訓GPS儀器實操課程
課程時間安排如下:
第1-2天 測量基礎理論知識,水準儀;
第3天 經緯儀的操作和理論
第4-7天 全站儀(包括儀器使用以及在工程測量中的應用、閉合導線、復合導線等);
第8-9天 坐標計算、南方CASS,飛時達、土石方計算等等;
第10-13天 GPS-RTK課(動態(tài)、靜態(tài)等)
第13-16天 測量專業(yè)課程
南方CASS/飛時達、平差易/導線平差
軟件:南方測繪CASS算土方(算挖方,填方)坐標轉換、制圖等
下面是一些測量小知識,具體課程可以咨詢東英時代培訓學校馮老師!
在建筑測量中運用GPS技術
鑒于人工測量種種不足以及GPS測量技術的不斷完善和發(fā)展,在建筑測量終于有GPS技術能夠彌補人工測量的不足之處,改善建筑測量的測量現(xiàn)狀,提高測量效果和測量效率。
選擇合適的GPS測量點
要充分發(fā)揮GPS測量技術的作用,首先就必須選擇合適的GPS測量點。GPS測量點的選擇要注意的是GPS測量技術中不用進行各個測量點之間的相互通視,因此測量的結構應該靈活,才能充分發(fā)揮GPS測量技術的作用。
要遵循一定的原則來選擇合適的GPS測量點。首先,避免GPS測量點受到電磁場的干擾,這是由于無線通訊技術是GPS測量的主要技術。為了避免電磁場的打擾,GPS測量點與近的高壓輸電線的距離不低于50米,與近的大功率無線發(fā)射源的距離不低于200米。其次,不要再大面積水域附近設置GPS測量點。這是由于水面容易產生路徑效應對GPS測量的精度造成干擾。再次,要將GPS設置在高處,這是為了提高接收信號的強度。后,要在交通便利的地方設置GPS測量點,使測量點之間能夠進行便利的溝通。
建筑測量中的GPS測量方法:碎部放樣法
在差分網的基礎上建立碎步放樣法,碎步放養(yǎng)法的基本方法是區(qū)域差分,基準網是由基準站連接組成的,能夠將相應的信息提供給接收機。接收機以本身的位置為依據,對接收到的測量數據進行差分處理,從而將適合差分改正數的差分定位制定出來,完成建筑測量工作。
具體的我就不一一列出來了,有需要了解的,詳細課程可以咨詢馮老師、1/73/1-1/37*75/0/8.實戰(zhàn)培訓,交叉聽課,注重實踐操作能力,學完能獨立操作,學會為止。
培訓學校:成都東英時代培訓學校
培訓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成華區(qū)杉板橋路601號7棟一單元3樓(可住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