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質(zhì)量的分級驗收辦法: 1、班組自檢:施工人員應對施工質(zhì)量負責,所有分項工程完工后均要進行自檢,發(fā)現(xiàn)不符合圖紙和標準要求的問題,立即處理,不合格不交工,同時做好自檢記錄,根據(jù)該分項的驗收等級,進行相應等級的驗收。 2、項目(施工隊)復檢:經(jīng)項目(施工隊)復檢的是二級驗收項目,施工隊質(zhì)檢員根據(jù)自檢記錄對該分項進行復檢,確認無誤后,整理正式的記錄保存。 3、公司質(zhì)檢員專檢:經(jīng)公司質(zhì)檢員檢查的是三級驗收項目,分項工程完成后,在班組自檢、項目(施工隊)復檢的基礎上,施工隊質(zhì)檢員提交復檢記錄交公司質(zhì)檢員,公司質(zhì)檢員對該分項工程進行檢驗,特殊過程(焊接、除銹刷漆、試壓)時通知監(jiān)理工程師(建設單位)一同驗收,驗收合格后,整理正式的評定記錄,并辦理簽證后保存。 4、隱蔽工程的驗收:隱蔽工程是指在施工過程中上一道工序完工后,被下一道工序所掩蓋,正常情況下無法進行復檢的工序或部位。特別應引起注意和重視的是,所有的隱蔽工程全部要經(jīng)過三級驗收檢查。須隱蔽的工程,經(jīng)項目(施工隊)檢查合格后,應提前將記錄報公司質(zhì)檢員,公司質(zhì)檢員通知監(jiān)理工程師(建設單位)共同驗收,合格后整理正式記錄并辦理簽證;未經(jīng)驗收的隱蔽工程不得隱蔽,不得進入下道工序。 6、多工種接續(xù)施工的分項工程應進行工序交接檢查,上道工序不合格,下道工序不得開工。工序交接應做好交接記錄。 7、 所有隱蔽工程、中間交接工程及三級驗收工程在發(fā)出驗收通知單24小時內(nèi)如沒有意見反饋單及到現(xiàn)場驗收的將認為該工程合格,自動轉(zhuǎn)到下道工序。 8、非標制作嚴格按下料——組對——焊接——試壓——除銹刷漆5個控制點進行檢驗。上道工序未經(jīng)檢驗不得進行下道工序操作,每道工序完工后必須進行交接檢并認真填寫交接檢記錄。 8、凡檢查、驗收時無記錄者不予實體檢查、驗收,并對無記錄或記錄不全者給予500元以下200元以上的罰款
水下打撈施工過程中存在許多未知因素。面對這些因素,我們必須保持穩(wěn)定、冷靜的態(tài)度,做好充分的準備,避免出現(xiàn)不耐煩、困惑的情緒,避免不必要的損失和傷害。
根據(jù)沉船的大小和事故發(fā)生的具體位置,可以采用六種不同的方法來處理。但是,每種方法都可以獨立使用,也可以結合多種方法,水下打撈公司根據(jù)具體情況采用所謂的綜合打撈方法。詳細分析了以下幾種方法
1、封泵打撈法。沉船的破口應該先密封,爾后把船上的水抽出來使船浮起來。由于密封周密,風、浪強時工作困難,很少使用。
2、浮標打撈方法。水中用幾個浮標充氣后,沉船靠浮力漂浮,該體式格局浮力大??煽啃愿撸┕し奖惚kU。
3、船舶起重撬撈方法。沉船由沉船底部的鋼纜運載,用兩艘或兩艘以上的打撈船來打撈沉船。個體情況下,由打撈船上的起重設備吊運。
4、泡沫塑料的收受接管。輕質(zhì)閉孔泡沫材料被引入沉船艙中,通過泡沫浮力架空飲用水并提升船舶。這類體式格局防止了沉船底部穿鋼纜的未便,增添或消除了關閉船艙的任務,也適應了海上功課。
5、圍堰打撈方式。船舶在水深較小時下沉時,能夠在沉船四處筑壩。將水從堰中抽出,封閉或修復沉船,待船浮起后再充水拆除。
沉井下沉至設計標高后,進行沉降觀測,8h內(nèi)累計沉降不大于10mm時,方可進行封底。沉井的封底是影響沉井防水效果的關鍵。背封包括射封和不排水背封。(即干封底和水下封底)。
沉井下沉時,應做好封底準備。沉井在軟土中下沉時,下沉速度很快。當沉井下沉至設計標高時,如果不及時封井,沉井的偏差可能會增大,大量土體會流入井內(nèi),給封底工作帶來困難。
一、排水封底
排水封底可節(jié)約大量混凝土,保證封底混凝土的強度和抗?jié)B性,加快工程進度,節(jié)省水下封底混凝土的養(yǎng)護和泵送時間。因此,在地址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應盡可能使用排水封底。
(1)排水。由于新澆筑的混凝土底板,在達到設計強度之前無法抵抗地下水壓力。因此,封底時,要注意排水工作。每個沉井至少應設置一個集水井,集水井一般設置在井底,但不應靠近葉片底腳,以免帶走葉片底腳處的泥沙,從而導致沉井傾斜。集水井埋設后,應開挖多條排水溝。將礫石或礫石拋入溝內(nèi)及集水井周圍,使從葉片根部滲入井內(nèi)的水通過排水溝流入集水井。集水井的深度應便于水泵從井內(nèi)抽水,一般應大于600mm。集水井一般用鋼板焊接成方形或圓形的井管,但在集水井關閉時,井管頂部應設置法蘭以供使用。
(2)封底。
①素混凝土墊層。澆筑混凝土墊層前,應根據(jù)地質(zhì)條件鋪設流石或礫石,采用擠淤濾水的方法,厚度根據(jù)當時的具體情況確定。為防止新澆混凝土因混凝土振搗而被水沖刷和漏漿,在碎石土層上鋪設一層油氈或中粗砂隔離,混凝土中水泥用量可適當增加。
②澆筑鋼筋混凝土底板。沉井底板施工前,先將井壁槽的新舊混凝土接觸面鑿除并沖洗干凈。在軟土中封底時,應對稱進行,以防止沉井不均勻下沉。
③抽水用集水井應在沉井防水混凝土底板達到設計強度后才能抽水,并用素混凝土填充。然后用事先準備好的德國鋼蓋板和螺栓孔及橡膠墊圈覆蓋,并擰緊法蘭上的所有螺栓。集水井上口標高應低于鋼筋混凝土底板頂面標高200~300mm。集水井密封后,用混凝土找平。
二、不排水封底
不排水開挖沉井應采用水下混凝土密封。為確保后蓋質(zhì)量,應注意以下幾點:
①封底前,測量水下基礎,繪制沉井基礎示意圖,并注明基礎各點及葉腳標高。
②盡可能清除井底浮泥,鋪100~200mm厚碎石墊層。
③新老混凝土接觸面應清洗干凈。
④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宜采用坍落度為18~22cm(開始時為16~18cm)的高流動性混凝土。
⑤混凝土應通過導管運輸至井底。導管應與混凝土表面的高度保持一致,以防止地下水進入導管,但導管嵌入混凝土的深度應為0.5~10m。
⑥澆筑時,整個沉井段的有效半徑應為3~4m。如果沉井底部面積較大,可以同時澆筑多個導管,但每個導管應保持大致相同的澆筑高度。如果底座不在同一水平面上,則應從下部澆筑混凝土。
⑦水下封底混凝土達到要求強度后,可從沉井泵送(養(yǎng)護期至少7~10h)。
水下切割正常切割的基本操作:一、起割點切割
通常,水下切割過程從工件的邊緣開始,直到被切割;但有時由于結構特點或環(huán)境原因,切割應從中間開始,從工件邊緣切割時,應先將切割帶的端部接觸到工件邊緣,并與切割面垂直,使切割帶的內(nèi)孔位于工件邊緣的邊緣線上,然后通電并起弧。
嘗試使用接觸法啟動電弧。開始時,盡量不要移動切割帶。工件邊緣形成凹口后,緩慢向中間移動,開始正常切削;也可在邊緣附近劃?。ㄅc邊緣線的距離不超過10mm)。引弧后,可快速移動到邊緣,在邊緣形成缺口,然后逐漸切割到中間。
從中間切割比從邊緣切割容易。首先,將切割條的末端與工件接觸,與工件的切割面形成80°~85°的角度,然后選擇接觸法或刮擦法進行引弧。引弧后將其保持在原位,直到其被切斷,然后開始正常切割。
二、正常切割
正常切割是指初始切口形成后的切割過程。有三種基本的操作方式:支架切割法、尺寸電弧切割法和加深切割法。支架切割法是指在引弧形成初始切口后,切割條傾斜并與切割面保持80°~85°角的電弧氧切割法,所述切割條由所述切割條涂覆套支撐在所述工件表面上,所述切割條在移動過程中不離開所述工件。
此方法可以是從左到右或從右到左。在量規(guī)上切割也是可靠的。操作方便,效率高。適用于中薄板的水下切割,尺寸電弧切割法是指在初始切口形成后,將切割條提起,使工件表面保持2~3mm左右,使其與工件垂直,然后沿切割線均勻向前移動,使電弧不熄滅。本方法適用于厚度小于5mm的鋼板水下切割。
因為潛水員很難在水下保持身體的穩(wěn)定性,所以弧線不容易保持穩(wěn)定性。此外,切割質(zhì)量也略低于支架切割法,因此在實際應用中不選擇尺寸圓弧切割法,加深切割法是指在初始切口形成后的切割過程中,切割條不斷延伸到切割縫中,加深切割縫,直到切割穿過工件,從而前后切割,后切割工件。
該方法適用于支架切割法不易一次切割的厚板或?qū)訅喊濉T谶\行過程中,切割帶的上下運動應協(xié)調(diào)一致,以保持電弧的穩(wěn)定燃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