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8月下旬開始,冬蟲夏草的寄主蝙蝠蛾幼蟲遇到借助風力或雨水傳播的冬蟲夏草子囊孢子,在環(huán)境條件適宜時被侵染,被侵染幼蟲行動遲緩,10月份2–9℃時爬至近地表處死亡呈僵蟲。冬蟲夏草菌吸收蟲體營養(yǎng)進行生長繁殖致使蟲體內(nèi)長滿菌絲繼而形成子座。11月至次年2月份,地溫極低,子座生長非常緩慢甚至停止生長;5月,溫度升至4–10℃,土壤解凍,僵蟲體表長出菌絲并與土壤黏結成一層膜皮,子實體迅速向上生長至20–50毫米的棒狀子實體,露出地面;6–7月中下旬,子實體頭部逐漸膨大,子囊孢子在適宜的溫濕度、光照下成熟并彈射出來,此時,地下僵蟲腐爛,子實體空心,擴散出來的孢子借助風、水再去感染蝙蝠蛾幼蟲。天然狀態(tài)下,冬蟲夏草完成無性和有性世代需要約3年的時間。
冬蟲夏草化學成分為:①核苷酸:蟲草素、腺苷、尿嘧啶等;②蟲草多糖:D甘露醇(蟲草酸);③甾醇類:麥角甾醇、膽甾醇等;另含粗蛋白、脂肪及脂肪酸、維生素B12等。蟲草多糖具有免疫調(diào)節(jié)、降低血糖、抗腫瘤等作用;蟲草素等核苷酸成分具有、抗腫瘤作用。 [5]
冬蟲夏草的貯藏要求不高,一般來說,只要在產(chǎn)區(qū),通過正常的干燥方法處理后,放在通風的環(huán)境下,是不會變質(zhì)發(fā)霉的,如果太潮濕,可以考慮用密封袋包裝后保存在冰箱內(nèi)便可以了。
冬蟲夏草是由子座和蟲體二部分相連組成,蟲體臣4~6 Cm,表面黃色或黃棕色,云南、四川產(chǎn)的顏色偏暗褐色,背面有多條橫向皺紋,腹部有足8對,近頭部3對,腹部4對,尾部1對,其中腹部的4對較為明顯,蟲體輕而脆,易折斷,斷面白色,微有彈性;子座從蟲體的頭部長出,臣4~7Cm,基部將蟲體的頭部包被,呈長棒狀,上粗下細,灰褐色或黑褐色,質(zhì)柔韌,斷面多為中空。嗅之具草菇香氣,味甘。足8對,中部4對較明顯,質(zhì)脆,易折斷,斷面黃白色。子座單生,細長圓柱形,長4至7厘米,直徑約3毫米;表面深棕色至棕褐色,有細縱皺紋,上部稍膨大,質(zhì)柔韌,斷面類白色。氣微腥,味微苦。以蟲體色澤黃亮,豐滿肥大,斷面黃白色,子座短小者為佳。由于精選標準沒有量化,在此基礎上面蟲草專家引入了更高的量化的標準,即:無穿條、無斷草、無癟草、無死草、無混草、干度保持在95%以上,同時將飽滿度較差的蟲草挑出,形成的優(yōu)質(zhì)精選蟲草即產(chǎn)地5A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