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施工前,需根據工程規(guī)模和特性,地形、地質、水文、氣象等自然條件,施工導流方式和工程進度要求,施工條件以及可能采用的施工方法等,研究選定開挖方式。明挖有開挖、分部位開挖、分層開挖和分段開挖等。開挖適用于開挖深度淺、范圍小的工程項目。開挖范圍較大時,需采用分部位開挖。如開挖深度較大,則采用分層開挖,對于石方開挖常結合深孔梯段爆破(見深孔爆破)按梯段分層。分段開挖則適用于長度較大的渠道、溢洪道等工程。對于洞挖,則有全斷面掘進、分部開挖和導洞法等開挖方式。
土方開挖施工,包括松動、破碎、挖裝、運輸出渣等工序。石方開挖,除松軟巖石可用松土器以鑿裂法開挖外,一般需以爆破的方法進行松動、破碎。人工和半機械化開挖,使用鍬鎬、風鎬、風鉆等簡單工具,配合挑抬或者簡易小型的運輸工具進行作業(yè),適用于小型水利工程。有些灌溉排水溝渠的施工直接使用開溝機,可以一次成形。大中型水利工程的土石方開挖,多用機械施工。
人工開挖
1.挖土前根據技術交底了解地下管線、人防及其他構筑物情況和具體位置。地下構筑物外露時,必須進行加固保護。作業(yè)工程中應避開管線和構筑物。在現場電力、通信電纜2m范圍內和現場燃氣、熱力、給排水等管道1m范圍內挖土時,必須在主管單位人員監(jiān)護下采取人工開挖。
2.開挖槽、坑、溝深度超過1.5m,必須根據土質和深度情況,按技術交底放坡或加可靠支撐。遇邊坡不穩(wěn)、有坍塌危險征兆時,必須立即撤離現場并及時報告施工負責人,采取可靠排險措施后方可繼續(xù)挖土。
3.槽、坑、溝必須設置人員上下坡道或梯。嚴禁攀登固壁支撐上下溝、坑邊壁上挖洞攀登爬上或跳下。間歇時,不得在槽、坑坡腳下休息。
4.挖土過程中遇有古墓、地下管道、電纜或其他不能辨認的異物和液體、氣體時應立即停止作業(yè)應報告負責人,待查明處理后,再繼續(xù)挖土。
5.槽、坑、溝邊1m以內不得推土、堆料停放機具。堆土高度不得超過1.5m。槽、坑、溝與建筑物、構筑物的距離不得小于1.5m。開挖深度超過2m時,必須在周邊設兩道牢固欄桿,并張掛密目式網。
6.人工挖土、前后操作人員橫向間距離不應小于2~3m,縱向間距不得小于3m。嚴禁掏洞挖土,摳底挖槽。
7.每日或雨后必須檢查土壁及支撐穩(wěn)定情況,在確保的情況下繼續(xù)工作,并且不得將土和其他物件堆在支撐上,不得在支撐上行走或站立。混凝土支撐梁底板上沾黏物必須及時清除。
一個好的土方開挖施工方案能讓施工更好更高質量的完成施工,土方開挖施工方案一般包括:土方開挖施工準備、測量放樣、開挖要求以及土方外運。
準備工作
(1)勘查現場,清除地面及地上障礙物。
(2)保護測量基準樁,以保證土方開挖標高位置與尺寸準確無誤。
(3)備好開挖機械、人員、施工用電、用水、道路及其他設施。
清表
凡工程范圍內的表層雜草、塊石、雜物、腐殖土、樹根等均應清除干凈,平整壓實,清理厚度不得小于0.3m,清除出來的廢渣不得隨地棄置,采用自卸汽車外運至棄料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