扦插繁殖:草珊瑚通常于3~4月從生長健壯植株上選取1~2年生枝條,剪成帶2~3節(jié),長10~15厘米插穗,捆成小把,將其基端置于0.05毫升/升3號ABT生根粉溶液中浸泡2~3分鐘,或在1毫升/升NAA溶液中快蘸后扦插。扦插30天左右生根,并開始萌芽。
采收加工:草珊瑚葉片有效成分含量比根、莖高,在生長期中可將植株下部濃綠的老葉摘下曬干或直接加工成浸膏。秋季將植株從離地面5~10厘米處割下,洗凈曬干即可入藥。亦可直接加工成浸膏,交制藥廠作為生產(chǎn)中成藥的原料。
野生草珊瑚是我市常見的草藥,喜陰涼環(huán)境,腐殖質(zhì)層深厚、疏松肥沃、微酸性的砂壤土,忌貧瘠、板結(jié)、易積水的黏重土壤。忌強(qiáng)光直射和高溫干燥。草珊瑚多為須根系,常分布于表土層,采收時易連根拔起。根部萌蘗能力強(qiáng),常從近地面的根莖處發(fā)生分枝,而使植株呈叢生狀。
形態(tài)特征:常綠半灌木,高50-120厘米;莖與枝均有膨大的節(jié)。葉革質(zhì),橢圓形、卵形至卵狀披針形,長6-17厘米,寬2-6厘米,頂端漸尖,基部尖或楔形,邊緣具粗銳鋸齒,齒尖有一腺體,兩面均無毛;葉柄長0.5-1.5厘米,基部合生成鞘狀;托葉鉆形。穗狀花序頂生,通常分枝,多少成圓錐花序狀,連總花梗長1.5-4厘米;苞片三角形;花黃綠色;雄蕊1枚,肉質(zhì),棒狀至圓柱狀,花藥2室,生于藥隔上部之兩側(cè),側(cè)向或有時內(nèi)向; 子房球形或卵形,無花柱,柱頭近頭狀。核果球形,直徑3-4毫米,熟時亮紅色?;ㄆ?月,果期8-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