顛轎,迎娶花轎在前往男家途中,轎夫唱顛轎曲,喊顛轎號子,故意把轎子顛來顛去,讓新娘坐不穩(wěn)而難受。目的有二:其一,讓新娘感悟坐花轎如人生,人生道路不會是筆直平坦、四平八穩(wěn)的,也會有曲折、顛簸和艱辛,要有應對挑戰(zhàn)、戰(zhàn)勝困難的心理準備;其二,新娘要迅速反映過來,這是轎夫故意所為,是變相向新娘討要紅包,新娘要趕緊打發(fā)紅包,否則,這個顛轎過程會更長更劇烈。
拜轎,新娘被迎娶到新郎家,下轎前,由新郎家小輩男孩手端擱置兩個桔柑或蘋果的圓盤拜請新娘下轎。桔柑意喻大吉大利,蘋果意喻平平安安,并用紅紙圈套起來。由晚輩送甜桔,還表示祝福夫妻感情甘甜如蜜。新娘要摸一下桔柑或蘋果,把準備好的紅包放在盤子上表示謝意。
下轎,新娘蓋著蓋頭,出轎時由接納婆掀轎簾牽新娘出轎門下轎。
花轎,也叫喜轎,是傳統(tǒng)中式婚禮上使用的特殊轎子。一般裝飾華麗,以紅色來顯示喜慶吉利,因此俗稱大紅花轎。轎子原名“輿”,早記載見司馬遷的《史記》,說明早在春秋時期就已經(jīng)有轎子了。晉六朝盛行肩輿,即用人抬的轎子。到后唐五代,始有“轎”之名。把轎子運用到娶親上,早見于宋代,后來才漸漸成為民俗。那時,待嫁的女方在家里打扮停當,凌晨,男方就會派來迎親的鮮艷的大花轎,這叫“趕時辰”。據(jù)說當天如有幾家同時娶親,誰趕的時間早,將來誰就會幸福美滿。
坐花轎是中式婚禮中迎送新娘的重要習俗,我們今天用婚車接送新娘也來源于此,甚至中文“轎車”這個稱呼也來自“花轎”。抬花轎是婚嫁文化習俗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它不僅有著悠久的歷史,還有著獨特的趣味性。
在古代,由于交通不發(fā)達,婚禮嫁娶均以轎代步,一是顯得隆重氣派,二是表示熱鬧喜慶?;ㄞI也稱彩轎,即以紅色綢緞做成轎衣,在四周用彩線繡出“百年好合”、“龍鳳呈祥”、“花好月圓”、“雙燕齊飛”等喜慶圖案后,套上木轎即成。抬花轎者一般為4人,也有8人,轎前轎后各半,并配有對彩旗、對嗩吶、對銅鑼、對高燈等隨轎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