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證關系人 1.信用證申請人(Applicant) 開證申請人是向銀行提交申請書申請開立信用證的人,它一般為進出口貿易業(yè)務中的進口商。 2.信用證通知行(Advising Bank) 通知行是受開證行的委托,將信用證通知給受益人的銀行,它一般為開證行在出口地的代理行或分行。 3.信用證付款行(Paying Bank/Drawee Bank) 承兌行是開證行在承兌信用證中指定并授權向受益人承擔(無追索權)付款責任的銀行。 4.信用證承兌行(Accepting Bank) 承兌行是開證行在承兌信用證中指定的并授權承兌信用證項下匯票的銀行。在遠期信用證項下,承兌行可以是開證行本身,也要以是開證行指定的另外一家銀行。 5.信用證議付行(Negotiating Bank) 議付行是根據開證行在議付信用證中的授權,買進受益人提交的匯票和單據的銀行。 6.信用證償付行(Reimbursing Bank) 償付行是受開證行指示或由開證行授權,對信用證的付款行,承兌行、保兌行或議付行進行付款的銀行。 7.信用證轉讓行(Transferring Bank) 轉讓行是應受益人的要求,將可轉讓信用證轉讓給第二益人的銀行。轉讓行一般為信用證的通知行。
信用證當事人 1.信用證開證行(Issuing Bank) 開證行是應申請人(進口商)的要求向受益人(出口商)開立信用證的銀行。該銀行一般是申請人的開戶銀行。 2.信用證受益人(Beneficiary) 受益人是開證行在信用證中授權使用和執(zhí)行信用證并享受信用證所賦予的權益的人,受益人一般為出口商。 3.信用證保兌行(Confirming Bank) 保兌行是應開證行或信用證受益人的請求,在開證行的付款保證之外對信用證進行保證付款的銀行。
偽造保兌 所謂"偽造信用證詐騙",是指進口商在提供假信用證的基礎上,為獲得出口方的信任,蓄意偽造國際大銀行的保兌函,以達到騙取賣方大宗出口貨物的目的。 例如:某中行曾收到一份由印尼雅加達亞歐美銀行發(fā)出的要求紐約瑞士聯合銀行保兌的電開信用證,金額為600萬美元,受益人為廣東某外貿公司,出口貨物是200萬條干蛇皮,但查銀行年鑒,沒有該開證行的資料,稍后,又收到蘇黎世瑞士聯合銀行的保兌函,但其兩個簽字中,僅有一個相似,另一個無法核對。
要求不一 實踐中,賣方不可疏忽大意的是雖然信用證表面規(guī)定有利于己方的條件,但有關國家或地方的法律以及有關出單部門的規(guī)定,不允許信用證上的規(guī)定得以實現,因此,應預防在先,了解在先,適當時應據理力爭,刪除有關條款,不應受別國法律的約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