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問題來了,體檢前需要注意的是什么呢?下面為大家列出5個簡單的提示:
1.不一定非要跟著單位做體檢項目,而是要根據(jù)自身情況做選擇性體檢。
2.所有“過度使用”的部位都是身體的“薄弱環(huán)節(jié)”,需要經常體檢。
這個過度使用多指慢性炎癥,比如慢性胃炎、慢性腸炎、慢性肝炎,甚至是慢性宮頸炎等等,因為身體在修復慢性炎癥時會出錯,癌變就是細胞變性、出錯的結果。
3.了解自己家庭史,涉及遺傳病史的項目著重檢查。
因為很多癌癥具有遺傳性,比如結腸癌,通常哥哥有,弟弟一般也會有。再就是乳腺癌,母親和姐姐患有乳腺癌,那么你對乳腺的體檢就要比別人更加仔細。
4.對頻繁不適的部位要及時檢查,不要等到體檢時才做檢查。
頻繁出現(xiàn)不適癥狀,需要及時到醫(yī)院的相關科室做針對性發(fā)現(xiàn),比如總是胃不舒服去消化科、總是咳嗽去呼吸科、總是胸悶心慌的去心內科等等。
5.女性的乳腺、子宮等項目,需按規(guī)定年齡隨檢。
特別是40-50歲以上的人,體檢的價值更高,因為此時人體的“免疫監(jiān)視功能”會隨增齡下降,體檢相當于給“免疫監(jiān)視功能”助力。
血液分析:細胞的故事
血液,這個體內流動的生命之河,承載著無數(shù)生命信息。血細胞計數(shù)不僅是一種常規(guī)的體檢項目,更是我們理解身體狀態(tài)的關鍵窗口。紅細胞,作為氧氣的運載者,它們的數(shù)量和質量直接反映了人體的供氧能力。一個健康的紅細胞計數(shù)意味著身體得到了充足的氧氣,而異常的計數(shù)可能暗示著貧血或其他潛在疾病。另一方面,白細胞則是身體的衛(wèi)士,它們的數(shù)量變化可能預示著感染或免疫系統(tǒng)的異常。通過這些細胞的故事,我們可以窺見體內發(fā)生的微妙變化,提前發(fā)現(xiàn)潛在的健康風險。
血液生化檢查,如肝功能、腎功能、血脂和血糖等,也是不可或缺的。它們像是一面鏡子,映照出我們身體機能的運行狀態(tài)。例如,肝臟是我們身體的化學工廠,肝功能異常可能預示著肝病或代謝紊亂。而腎臟作為身體的過濾器,其功能的任何波動都值得我們警惕。血糖和血脂的穩(wěn)定則直接關系到我們的能量代謝和心血管健康。
通過這些血液分析,我們不僅能及時發(fā)現(xiàn)疾病,更能從整體上把握我們的健康狀態(tài)。它們是健康的風向標,提醒我們注意生活方式的調整和疾病的預防。
不要刻意調整飲食
為了體檢結果“好看”,有一些人喜歡在體檢前的一段時間調整飲食結構,但是這樣刻意的改變并不能真實的反映身體本來的狀況。所以,體檢前不必刻意調整飲食結構,體檢前的8~12小時注意禁食禁水,保持空腹即可。
健康小貼士:對于飲食搭配正常的人來說,無論是否有體檢的打算,日常飲食維持原樣就好,沒必要刻意保持清淡;但是日常飲食偏向“重口味”“重油膩”的小伙伴就要注意了,就算沒有體檢的打算,也應該調整一下飲食結構,注意少油、少鹽、少糖。
肛診注意事項
肛診檢查前盡量排空大便;
男士進行直腸指診前應先進行前列腺癌檢測(PSA、f- PSA檢查)。
泌尿系統(tǒng)腫瘤檢測注意事項
做泌尿系統(tǒng)腫瘤篩查,應留取晨尿送檢,盡量少飲水保證尿液不稀釋,留取尿標本時至少留足50ml;
男士做泌尿系統(tǒng)腫瘤檢測應24小時內無排精液現(xiàn)象,體檢前一兩天男士早點睡覺;
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檢查前6周應避免接受引起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升高的檢查或操作,如:前列腺按摩、膀胱鏡檢查、導尿、經直腸超聲波檢查、前列腺穿刺活檢或前列腺手術等。檢查當天,先抽血檢測PSA,然后進行直腸指診等項目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