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約擔保是工程發(fā)包人為防止承包人在合同執(zhí)行過程中違反合同規(guī)定或違約,并彌補給發(fā)包人造成的經濟損失。其形式有履約保證金(又叫履約擔保金)、履約銀行保函和履約擔保書三種。履約擔保金可用保兌支票、銀行匯票或現(xiàn)金支票,額度為合同價格的10%;履約銀行保函是中標人從銀行開具的保函,額度是合同價格的10%;履約擔保書是由保險公司、信托公司、證卷公司、實體公司或社會上擔保公司出具擔保書,擔保額度是合同價格的30%。一般情況下履約擔保是在保修期滿并頒發(fā)保修責任證書后15天或14天退回。大中型工程保修期為一年至兩年,中小型工程保修期為一年。
法律法規(guī)對履約保證金交付給誰沒有明確規(guī)定,從表面上看,履約保證金與合同履行密切相關,似乎應該由投標人收取,但這是片面的。政府投標具有公共政策功能,政策功能的體現(xiàn)應是、具體的,包括對履約保證金的管理,集中投標機構不能讓履約保證金變成投標人手中可以任意處置中標人的武器。 其實投標人不恰當?shù)厥褂寐募s保證金的情況時有所見,如以履約保證金作為要挾條件,迫使中標人增添或改變部分合同內容,以履約保證金抵合同預付款,合同執(zhí)行完畢后履約保證金遲遲不退還或被占用。
沒有按照招標文件提交投標保證金或所提供的投標保證金有瑕疵的,按廢標處理;提交投標保證金但違反下述方投標保證金的兩種情況之一,沒收投標保證金;沒有按招標文件要求提交履約保證金的,將失去訂立合同的資格,并沒收投標保證金。
適用范圍
1、適用于工程承包、供貨安裝等合同執(zhí)行進入保修期或維修期、業(yè)主或買方要求承包方、供貨方良好履行保修義務的情況。
2、在工程承包、供貨安裝等項目進入保修期或維修期后,業(yè)主、買方為避免工程、貨物的質量與合同規(guī)定不符,而承包方、供貨方不愿或不予進行修理、更換和維修,造成自身損失,往往要求承包方或供貨方在履約保函期限屆滿前提供質量保函,對其在保修期內的行為進行約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