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時,喪葬禮俗植根于古代靈魂不滅的觀念,認(rèn)為人死后要到陰間世界去生活,因而希望已亡故的親人在另一個世界得到幸福與安寧,并且保佑家人興旺發(fā)達,為此盡可能對治喪和送葬大操大辦,厚葬重殮,事死如事生,講求排場,民間俗稱“辦白事”。人們對喪葬禮所需竭盡全力,甚至傾家蕩產(chǎn)。同時,喪葬禮俗儀規(guī)繁縟,貧富差異十分明顯,成為富商大賈和官宦人家賭豪競奢的一種形式。其傳承軌跡,實際上是隨著社會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發(fā)展和人們經(jīng)濟能力和思想觀念的不斷變化而發(fā)展變化的,在傳承過程中,由繁縟到簡單、再由簡單復(fù)歸繁縟的發(fā)展過程,并根據(jù)自身需要,推衍了舊有的禮俗儀規(guī)。
土葬首先需要的是墳地。舊時,漢族多采用土葬,城市一般人家都有自己的祖墳,即私人墓地。墳地的選擇是由陰陽生根據(jù)八卦的陰陽五行擇定“風(fēng)水寶地”,俗稱“相陰宅”。那時,凡是能夠買得起地的人家都盡可能購置墳地,為的是讓自己的祖宗安生。民間普遍認(rèn)為亡者以“入土為安”。那些赤貧之家無力購地,死后多葬于荒郊,俗稱為“亂葬崗子”。
縫孝衣
也叫“裁孝衣”、“扯孝衣”,是為死者家眷縫制的衣服,多由親鄰中的中老年婦女(必須是全可人)幫助縫制。帽子、腰帶等則多在賃貨鋪租賃,富有人家多自家縫制。?
孝衣的穿戴規(guī)矩很多。如嫡親子女、媳、孫、孫媳等為“重孝”,內(nèi)穿白粗布褲襟,白粗布腿帶,外罩斜襟孝袍,再外面穿一襲對襟無袖過膝褡袢,腰系孝帶。孝子要戴一把抓平頂儒中外帶麻冠,側(cè)綴麻絡(luò),俗稱“扎肚子”,即“梁冠”。其上所用麻有單雙棵之分,若父母雙亡則要用兩根麻纏繞。女人則一律頭戴用白布折成2寸寬的布帶,圍在頭上腦后交叉,用白布裹銅錢以發(fā)卡卡住,下端搭至腰間,俗稱“箍子”。孝鞋是在普通鞋上罩上本白布,后跟縫紅布條,俗稱“孝子鞋”。一般從梁冠和腰帶上即可分辨親疏關(guān)系。此外,從孝服的顏色和披麻的粗細也可分辨親疏關(guān)系。嫡親孝男孝女的孝服為本白色,女婿及其他非嫡親的孝服為漂白色;孫子輩的要在孝服上戴紅絨球,俗稱“纓兒”。孫子(女)戴在正中,而外孫(女)則戴在偏側(cè),以區(qū)分關(guān)系。此外,長子、長孫早夭或因故不在家,他們的孝帽則要置于供桌右角。對前來的吊唁者要給約四五尺白布一幅,謂之“扯孝”。孝衣的縫制雖然簡單,但講究頗多,縫頭在外,不包邊,不釘扣子,以寬大為主。若父母雙亡,用雙線縫制,帶子也得齊頭;若只一方亡故,則要縫單線,帶子長短不齊。?
入殮時,講究“長子抱頭、長媳抱腳、次子、女兒抱腰”。當(dāng)死者被抬入棺材后,陰陽先生要用一條在寺廟里開過光的綢帶量一量死者是否躺平,位置正不正。富有之家,還要給死者口中放一顆珍珠,貧民百姓則多放一紅紙包著的一小撮茶葉,認(rèn)為這樣死尸不易腐爛。死者的雙手也不能空著,富者左金右銀;貧者一般左燒餅右棍(筷子)或左燒餅右田雞。因說人死后有3魂,一魂守尸骨;一魂投胎轉(zhuǎn)生;一魂奔赴西天。而西天路途遙遠,又有惡狗林、鬼門關(guān)攔路,一旦遇有危難,便可用手中物品幫助脫險。此外,棺內(nèi)還可放適量的隨葬品。男子有煙具、茶具、酒、手杖乃至手槍、戰(zhàn)刀等;女子多用化妝品、首飾、衣飾,甚者懷抱金如意。入殮時,還要用“包”將死者棺中空隙墊嚴(yán)實。包,多為毛頭紙、草紙,內(nèi)包燈草(貧者內(nèi)包鋸末,富者則使用紅、藍綢子作包)。未婚男子故去用青色包,未婚女子用紅色包。入殮時,所有親人的眼淚都不得掉入棺內(nèi),否則被認(rèn)為對死者不敬,不利于死者奔赴黃泉。蓋棺前,子女們可將蓋在死者身上的白綢布前的約1尺布撕下保存,據(jù)說可以為兒孫們增壽。入殮的儀式是由陰陽生主持,此時的各種執(zhí)事、一切人等都要聽陰陽生的,不能各行其是。蓋棺時要先蓋“子蓋”,即層蓋,實際是一層薄板,里面糊有紅布,外面無須油漆,上蓋五彩綢以圖吉利,然后再蓋大蓋。大蓋與棺材之間用材頭釘銷上,上飄五彩綢。材頭釘是木質(zhì)的銷子,因棺材不能見鐵釘子,故采用木銷。材頭釘一般在起靈前都是虛著塞上,目的是等奔喪未到的親屬來時能與死者見面。蓋棺后,入殮的儀式就基本結(jié)束,直至出殯起靈前,棺前須立3張供桌,上鋪鑲青緞狗牙邊的白緞臺布。兩邊供桌分別擺1對花瓶、1對景泰藍銅器、1對白銀蠟扦兒,上插著估衣街“常元合”的牛油大蠟,蠟身刻一幅紅字對聯(lián):“乘鶴西去,駕返瑤池。”中間供桌供死者畫像,擺香爐及八仙供果。地下放燒紙瓦盆一具,按時焚燒紙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