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確定栽植密度的依據(jù)
我國蘋果栽培體制走過曲折之路,20世紀(jì)50-60年代為喬砧稀植,70-90年代為喬砧密植,90年代至今為適度栽植。鑒于過去的經(jīng)驗與教訓(xùn),果樹栽植密度要本著適地適栽和適度栽植的原則。栽植密度(株行距的大?。┑拇_定根據(jù)以下幾點。
,自然條件。
包括土壤、地力、地勢、坡向、溫度、雨量、風(fēng)力、風(fēng)向、日照、紫外線多少、災(zāi)害性天氣等。
第二,品種特性。
包括生長勢、干性、成枝力、萌芽力、枝果比、成花結(jié)果難易、豐產(chǎn)穩(wěn)定性、抗病蟲害能力。
第三,砧-穗組合綜合生長勢、結(jié)果特點、整形修剪特點等。
第四,栽植規(guī)模大小、資金投入力度、勞力狀況、機(jī)械化水平等。
考慮到上述諸點,才能確定較合理的栽植密度,使以后數(shù)年果園管理不走彎路,達(dá)到現(xiàn)代化果園的要求,取得滿意的生產(chǎn)效果。
二、不同砧-穗組合栽植密度
1、喬砧-普通型砧穗組合
該組合樹體生長勢強(qiáng),樹冠高大,長枝量多,樹體難控制。一般行距為4-6米,株距為2.5-4米是,具體栽植距離應(yīng)因地制宜確定。如水肥條件好的平地或山地丘陵,以行距5-6米,株距4米較好,每公頃栽417-500株;在肥水條件差的山丘地,以行距4-4.5米,株距3-4米為宜,每公頃栽624-740株;而在旱塬地和瘠薄地上,行、株距應(yīng)分別縮小0.5米左右。
2、喬砧-短枝型、矮化中間砧-短枝型和矮化砧-短枝型-砧穗組合
這三個組合的綜合生長勢顯著弱于喬砧-普通型組合,樹冠要小1/3-1/2.因此,其行、株距應(yīng)分別比普通型品種組合小0.5-1米。
3、矮化中間砧-普通型砧-穗組合
這種組合的樹勢中庸,樹冠中大,以行距3-4米,株距2-3米為宜,每公頃栽825-1665株。
4、矮化自根砧-普通型砧-穗組合
其綜合生長勢弱或較弱,樹體矮化程度中等。以行距4米。株距1.5-2米為宜,無病毒砧-穗組合每公頃栽植990-1665株。
5、無病毒砧-穗組合
在相同栽培條件下,無病毒砧-穗組合植株的年生長量要比有病毒的大30%左右,樹勢強(qiáng)、樹冠大、枝條長、難控制,因而其栽植行、株距比有病毒的大0.5-1米。
三、不同樹形的栽植密度
因樹形不同,樹冠大小明顯不同,所以定植前要確定所用樹形;主要考慮株間距離大小,成齡樹冠是否會嚴(yán)重交叉,光照情況怎樣?是生產(chǎn)那種類型果品(普通果、精品果、加工果)都應(yīng)事先計劃好。一般行距比株距大1米。
大冠型樹形,如主干疏層形、十字形、變則主干形等,株距在4米以上。
中冠型樹形,如小冠疏層形、小冠開心形、自由紡錘形、改良紡錘形等,株距宜用3-4米。
小冠形樹形,如細(xì)長紡錘形、高紡錘形、松塔樹形、折疊式扇形等,株距1.5-2米。
不同類型果園成齡后,株間可連成樹墻,冠間枝條交接率以不超過10%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