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古建筑防火考略
文物古建筑是人類社會智慧的結(jié)晶,是不可移動文物類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古建筑以木構(gòu)架結(jié)構(gòu)為主,磚石結(jié)構(gòu)為輔,這與西方古建筑的磚石結(jié)構(gòu)體系有著明顯的區(qū)別。
木材作為中國古建筑的核心建筑材料,具有良好的抗壓、抗彎等力學(xué)特性,同時具備易于加工的特點,但與此同時,木材的易燃性卻在無形中增加了古建的防火壓力。
因此,古建筑的防火減災(zāi)成為古人不得不面對的一個重要問題。
祈愿性防火措施
藻井
藻井是一種較為特殊的古建筑木構(gòu)架,主要置于宮殿、壇廟等較高等級建筑的室內(nèi)頂棚。“藻井”一詞,早出現(xiàn)于漢,漢《魯靈光殿賦》載:“圜淵方井,反植荷渠?!笨梢姖h代高等級建筑中已出現(xiàn)藻井結(jié)構(gòu)。
隨著歷史的變遷,藻井主要被用來彰顯建筑的威嚴、神圣和高等級。但設(shè)置藻井的本意與古建筑防火卻有著密切的關(guān)聯(lián)。
據(jù)《風俗通》載:“今殿作天井。井者,東井之像也。菱,水中之物。皆所以厭火也。”《史記·天宮書》載:“東井主水事。”
東井指的是井宿,為二十八星宿中主水的星宿,將井置于建筑高處,并用蓮花、荷葉、水藻等水生植物形象作為裝飾造型或彩繪圖案,表達了古人在生產(chǎn)力相對低下的前提下,希望古建筑免于遭受火災(zāi)侵擾的良好祈愿。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河南盧氏城隍廟,是豫西地區(qū)建筑規(guī)模較大且保存較完整的古建筑群,其中部的獻殿為面闊三間,進深兩間,重檐歇山綠琉璃瓦頂?shù)拿鞔ㄖ?,建?/span>1米多高的臺基上。
需特別指出的是,其明間頂棚下置有一組八角藻井,八個角下均施有垂蓮花柱一根,構(gòu)成一幅優(yōu)美的殿頂裝飾圖案,這種做法在河南省屬孤例。盧氏城隍廟獻殿施置藻井,便是古人祈愿防火的具體體現(xiàn)。
五行防火術(shù)
古人信奉“陰陽五行”之說,認為世間萬物均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種基本物質(zhì)運動轉(zhuǎn)化而成,五行之間也存在著相生相克的關(guān)系。
現(xiàn)存的大量衙署類官式古建筑通常采用黑瓦為頂、黑磚為墻,這是由于黑色能夠彰顯衙署的威嚴、肅穆,而且古人認為“北方壬葵水,其色屬黑”,黑色在五行中代表水,進而蘊含有“以水克火”的寓意。
金碧輝煌的故宮,到處皆是紅墻黃瓦,唯有東華門內(nèi)文華殿后的藏書樓文淵閣采用黑色琉璃瓦和黑色實心磚墻的“以黑克火”的做法。
這種刻意使用“水”之色的做法,正是古代盛行的“五行防火術(shù)”的直觀體現(xiàn)。
“門不帶鉤”
在古建筑的城門、宮門、殿門、廟門之上通常都置有匾額,用來標明建筑名稱,但只要出現(xiàn)“門”字,其寫法通常是一致的,即“門”字的后一筆均不帶鉤。
明《馬氏日抄》載:“宋都臨安玉蝶殿災(zāi),延及殿門,宰臣以門字有腳鉤,帶火筆,故招火災(zāi)。隨撤額投火中乃熄。后書門額者,多不鉤腳?!惫湃苏J為“門”字帶鉤會帶來火患,因此之后的皇家建筑若出現(xiàn)“門”字均不帶鉤,以避“火鉤”之嫌。
裝飾“生水”
古人通常會在建筑上安置“厭勝”之物來祈盼防火減災(zāi),為典型的是置于屋頂正脊兩端的鴟尾獸。
宋《營造法式》載:
“作其像(鴟尾)于屋,以厭火祥。”
因鴟尾具有降雨避火的寓意,北朝之后便大量采用鴟尾作為正脊獸,北朝《北史·高道穆傳》載:
“廣興屋宇,皆置鴟尾。”
殿宇廟堂等高等級建筑的戧脊獸紛繁復(fù)雜,通常會在仙人、龍、鳳、獅、天馬、海馬、狻猊、狎魚、獬豸、斗牛、行什中選擇,其中龍、海馬、狻猊、狎魚和斗牛等神獸均與興雨克火有一定關(guān)聯(lián),且具備與鴟尾獸同樣的寓意。
魏晉南北朝之后的瓦當、滴水開始大量采用蓮花紋作為裝飾,其主要目的是為了顯示佛祖的神圣之意,但也有借蓮花這種水生植物來表達克火防災(zāi)的愿望。
類似的做法在古建筑上還有很多,彩繪、木雕、磚雕等裝飾造型或圖案中也一定少不了興雨克火的動物題材和蓮花、荷葉等水生植物題材。
“閣必有水”
古建筑中的藏書樓可謂古時的“消防重點單位”。
浙江名震天下的明代藏書樓天一閣,“天一”指的是閣樓上層為一大通間,樓下層被分割為六間,謂之“地六”,應(yīng)“天一生水,地六成之?!薄疤煲弧笔莻髡f中能夠生水的星宿,古人用“天一閣”之名以求防火,同時,建造者范欽在樓前鑿“天一池”通月湖,用以蓄水滅火。
乾隆皇帝仿制天一閣的結(jié)構(gòu)布局興建了7座藏書樓閣用來存放《四庫全書》,分別取名文淵閣、文源閣、文津閣、文溯閣、文瀾閣、文匯閣、文宗閣。
其中6座藏書樓閣的名稱均直接與水密切相關(guān),僅有文宗閣名中無水,這是由于文宗閣建在鎮(zhèn)江金山之上,緊鄰江水,如果再取名加水的話,有“水漫金山”之嫌。
正因藏書樓存在著極易遭受火災(zāi)焚毀的風險,古人便在為其取名的過程中逐漸形成“閣必有水”的習(xí)慣。
實效性防滅火措施
見廣不見高
古人很早便掌握了樓閣、木塔等高層建筑的建造技藝。唐詩“山外青山樓外樓”“更上一層樓”等詩句,反映出樓閣的修筑在古時是較為普遍的。
《漢書·郊祀志》載:“方士有言:黃帝時為五城十二樓。”說的是相傳黃帝修建五城十二樓來迎接神仙的到來。
漢武帝效仿黃帝修建神明臺井干樓,據(jù)《東觀漢記》記述,此樓為10層,樓高50丈,蔚為壯觀
樓閣式木塔的修筑主要集中在隋唐以前,之后磚石佛塔的修筑成為主流。但木結(jié)構(gòu)樓閣存世量十分有限,存世的木塔更是鳳毛麟角。
究其原因,是因為木結(jié)構(gòu)樓閣和塔往往不甚堅固、耐久,且高層建筑取水不便,一旦發(fā)生火災(zāi),被付之一炬的風險非常高。
北魏時期,洛陽永寧寺建造有一座方形九層高的木塔,令人惋惜的是,永寧寺木塔在建成30多年時,被住在第八層的比丘尼焚香燒紙引燃,火燒數(shù)月,永寧寺亦被全部燒光,這也成為古建歷史上高層建筑被焚毀的典型案例。
正因此,加之其他各方面綜合原因,使得古人在修筑單體建筑和城市建設(shè)時,空間布局往往是在平面上延展,而很少大規(guī)模向空中延伸、追求建筑物高度。
火墻與火巷
我國的古建筑從單體、到組群、乃至城池,其布局主要是采用均衡對稱的方式,沿橫縱軸線進行規(guī)劃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