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報喜
寶寶出生當天,爸爸一定要去岳父母家告知這個消息。告知岳父母母子平安,恭喜他們添了外孫,并且拜祭祖先,放鞭炮慶賀,此過程稱為“報喜”。
2.送米酒
得知女兒生下孩子,母子平安。這個時候,孩子的外婆就要開始醞釀準備雞蛋、米酒等食物,待產(chǎn)后第三天前往看望“坐月子”的女兒,送去親手釀制的營養(yǎng)物品。同時,還需要為孩子準備新衣褲、手推車、搖籃等嬰兒用品,待孩子滿月時送給他,這個習俗叫“送祝米”。
3.吃紅蛋
古時候,滿月請酒也可以稱為“吃滿月蛋”。與其他酒會宴席不同的是,主家會提前準備,將染成紅色的雞蛋作為伴手禮送給出席宴會的來賓。常規(guī),每位賓客主家會發(fā)4個“紅雞蛋”讓其帶回去食用。后來,考慮到其他因素,煮熟的“紅雞蛋”也會以染上紅色的生雞蛋代替。
4.出窩
一般來說,女子是在婆家“坐月子”的。待寶寶滿月后,嫁出門的女兒要抱著孩子回娘家串門即“出窩”。外婆會給寶寶肩膀上搭花線、脖頸上掛銀制品(銀墜子)寓意祝福外孫活長命百歲,享榮華富貴。
滿月酒習俗
嬰兒降生一個月,稱為“滿月”,又稱“彌月之喜”,滿月后,產(chǎn)婦和嬰兒都可出門了,俗稱“出窩”,對產(chǎn)婦和嬰兒的許多禁忌也被解除。
“做滿月”比“做十天”和“做二十天”要隆重?,F(xiàn)在一對夫婦只生一個娃,孩子少了,對做滿月就更為重視。舊時重男輕女,女孩過滿月,賀喜者甚少,現(xiàn)在男女平等,無論生男生女,過滿月都是賀客盈門。主家宴請賓客,一般是十個菜飲酒,名為“十全花”五個菜吃飯,名為“五星抱斗”。
關中還要吃一頓臊子面,陜北吃“長命面”。講究的人家還要請吹鼓手、自樂班或演電影助興。主家在堂屋正中擺一張禮桌,屋檐下橫拉一根繩子,親友們送的糕點、花饃、嬰兒衣帽、玩具等物擺在桌子上,送的布料、被面等搭在繩子上。關系疏遠的鄉(xiāng)鄰,也要湊分子、搭干禮(幾家把錢集在一起買禮品)。送禮者尤以娘家所送禮品為豐厚,娘舅家一般要送斗篷(嬰兒風衣)、裹肚、虎頭帽、虎頭鞋、小被褥、四季穿的衣服數(shù)套及項圈和“長命富貴”鎖等。